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感受
谈到班主任,大家共同的反应是班主作工作太苦太累。班级建设、安全教育、常规管理、学习成绩都是班主任要管的事,家长、社会对班主任的要求也很高,十分苛求,把教育孩子的责任都推给班主任一个人。当今社会人心浮躁、急功近利,学生娇生惯养、自以为是,班级工作很不好管理,学生动不动就出事……干好班主任工作实在是不容易,所以好多老师不愿意当班主任。
5月17日至18日,我们沂河实验学校的全体班主任老师去青岛参加了《班主任队伍建设及班主任成功之路高级研修班》学习,大家听取了张景浩、万玮、丁如许三位国内知名专家的精彩报告。他们真不愧是优秀成功班主任的典范,听后让人耳目一新,真切感受到工作着并快乐着,正如一名特级教师所说的:在学校里工作,只有当了班主任,才能真正体会当老师的幸福。
下面,结合这次学习,就班主任工作谈几点感受。
一、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确立平等观念
一个班里的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是明显的,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它是班主任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但决不是班主任对学生采取不同“标准”和“政策”的依据。学生最讨厌待人不公平的班主任。班主任的关心和热爱必须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不管他是有什么特点的
学生。不能因为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不一样、社会背景不一样、学等待遇,否则,会极大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也会降低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关心和关注后进学生。一些后进学生往往因表现不佳而缺乏自信,认为老师会看不起自己,在成绩好的同学面前,更是感觉低人一等,因而产生厌学情绪。班主任必须一视同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学生都有平等参与、大胆发言,合作探究、亲身体验的机会和权利,做到平等地、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
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并不排斥班主任在具体施教过程中的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思想教学工作,相反要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把握不同的思想教育方法,引导他们及时走出困惑,走出心灵的阴影,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行。
二、相信学生,赏识学生,给孩子以爱心
“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是人性,是对学生深沉的爱”。给学生以爱心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不管什么样的学生,爱是最好的教育。学生在家备受父母的爱护,来到学校,很自然地会把他们与父母交往中产生的种种感情、期望转移到教师身上,要求教师不仅传授给他们知识,而且也要求教师能像父母那样体贴爱护他们
。所以,教师要像父母那样真诚地爱护学生,处处给他们温暖和关怀,使学生觉得教师同父母一样可亲可爱,并从教师的爱中体会到学校的可爱、社会的温暖,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希望。
教师爱学生,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相信每个孩子。每个孩子都具有巨大潜能,而且,每个孩子的潜能都是不一样的,只有独具慧眼,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鼓励孩子去不断地自主探索,才能使他们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在班级工作中,我坚持相信每个孩子、赏识每个孩子,学生有了进步,有了成绩,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有了缺点,犯了错误,及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自觉加以改正。有句话说得好“要想走得远,看与谁同行”。是的,与爱同行,学生会感受着春的温暖,会在老师的一句温馨问候,一个善
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感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