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工程施工工藝及質量要求
一、PVC阻燃穿线管
1、工艺流程:弹线定位→加工管弯→稳注盒箱→暗敷管路→扫管穿带线
2、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
①、所用阻燃型塑料管附件及暗配阻燃型塑料制品,如各种灯头盒、开关盒、接线盒、插座盒、端接头、管箍等,必须使用配套的阻燃型塑料制品。
②、阻燃型塑料灯头盒、开关盒、接线盒,均应外观整齐,开孔齐全,无劈裂损坏等现象。
③、管路连接应使用套箍连接(包端接头接管)。用小刷子沾配套供应的塑料管粘接剂,均匀涂抹在管外壁上,将管子插入套箍;管口应到位。粘接剂性能要求粘接后1min内不移位,粘性保持时间长,并具有防水性。
④、管路垂直或水平敷设时,每隔1m距离应有一个固定点,在弯曲部位应以圆弧中心点为始点距两端300~500mm处各加一处固定点。
⑤、管进盒、箱,一管一孔,先接端接头然后用内锁母固定在盒、箱上,在管孔上用顶帽型护口堵好管口,最后用纸或泡沫塑料块堵好盒子口(堵盒子口的材料可采用现场现有柔软对象,如水泥纸袋等)。
⑥、现浇混凝土楼板管路暗敷设:根据建筑物房间四周墙的厚度,弹出管线确定灯头盒的位置,将端接头、内锁母固定在盒子的管孔上,使用顶帽护口堵好管口,并堵好盒口,将固定好盒子,用机螺丝或短钢筋固定在底筋上。跟着敷管、管路应敷设在弓筋的下面底筋的上面,管路每隔1m用镀锌铁丝绑扎牢。引向隔断墙的管子可使用“管帽”预留管口,拆模后取出管帽再接管。
⑦、对于砖混结构墙体,在抹灰前进行扫管,有问题时修改管路,便于土建修复。经过扫管后确认管路畅通,及时穿好带线,并将管口、盒口、箱口堵好,加强成品配管保护,防止出现二次堵塞管路现象。
二、电缆桥架安装
1、施工工序
现场测量与检查→原材料的检验→除锈、油漆与防腐→支、吊、托架的制作安装→桥架安装
2、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
①准备工作
,其结
构应满足强度,刚度及绝缘性要求,符合生产厂给出的允许荷载要求。
、规格应符合要求。
,如立柱和托臂应平直无显著扭曲,焊接处牢固,
全部配件应进行防腐处理。
,了解同一安装场所所各专业设备的布置和线路走向。
②安装方法
,所有钢材应平直,无明显变形,下料后长短误差应在5mm范围内,切口处应无卷边毛刺,不得用电焊切割,切口应光滑。
,无明显变形、扭曲。支架各横撑间的垂直净
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不应大于2mm;多层敷设时,其层间净距不应小于两倍的电缆直径加10mm。
,横平竖直。各支架的同层横档应在同一水平面
上,其高低偏差不应小于土5mm,在有坡度的建筑物上安装时,应
与建筑物有相同坡度。
,直线段的支架
间距不应大于2mm。
:3,425#及其以上水泥,应注
灰饱满、严实、不高出墙面,埋深不小于8mm。
,油漆应均匀完整。
,桥架之间的连接点应尽量设置在跨距的1/4左右,宜每隔2mm左右支架固定。
,长距离的电缆桥架每隔25m应给桥架与大楼接地连接一次,给桥架全长另敷设接地干线时,每段托盘、梯架应至少有一点与接地干线可靠连接。
,其最小间距应符合以下规定
桥架与各管道的最小间距(m)
管道类别
平行净距
交叉净距
一般工艺管道
具有腐蚀性液体或气体管道
热力管道
有保温层
无保温层
三、导线敷设
1、工艺流程:选择导线→穿带线→扫管→带护口→放线及断线→导线与带线的绑扎→管内穿线→导线连接→接头包扎→线路绝缘摇测。
2、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
①、同一交流回路的导线必须穿于同一管内。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和交流与直流的导线,不得穿入同一管内,但以下几种情况除外:
A、标称电压为50V以下的回路;
B、同一设备或同一流水作业线设备的电力回路和无特殊防干扰要求的控制回路;
C、同一花灯的几个回路;
D、同类照明的几个回路,但管内导线总数不应多余8根。
3、导线在变形缝处,应留有一定的余量。导线外径总截面不应超过管内面积的40%。
②、放线前应根据施工图纸对导线规格、型号进行核对,配电箱内的导线的预留长度应为配电箱体周长的1/2,共享导线在分枝处可不剪断导线而直接穿过。
③、检查导线、焊、包是否符合验收规范及质量验评标准的规定,无误后,进行第一次绝缘摇测。电气器具全部安装完在送电
电气工程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