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上册.DOC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上册)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
▲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一薄层叫做生物圈
▲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的生存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空气、温度等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不断改变,生物也不断进化,适应环境。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在沙地上种植植物,可以防风固沙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通过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形成的长链叫做食物链
▲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形成了食物网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类型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练习使用显微镜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观察动植物细胞
▲常用的玻片标本:
切片,涂片,装片
植物细胞: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叶绿体,液泡
动物细胞: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许多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比分子更小的颗粒。
有机物:分子较小,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氧等
无机物:分子较大,一般含碳,如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细胞膜将细胞内部和细胞外部的环境分隔开了,细胞能够将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它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叶绿体(贮存能量)和线粒体(释放能量)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细胞核中有遗传信息的物质——DNA,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叫做DNA的有机物
DNA的分子很长,每一个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这些片段叫做基因
细胞用碱性染料染色,有许多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叫做染色体
每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
人的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水稻的细胞内有12对染色体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上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