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GJTG D50D50----20062006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宣讲会宣讲会((第一至五章第一至五章))
报告人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
杨孟余
新规范的主要内容新规范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术语及符号
第三章一般规定
第四章结构层与组合设计
第五章路基与垫层
第六章基层、底基层
第七章沥青面层
第八章新沥青路面的结构厚度计算
第九章改建路面设计
z 沥青路面加铺层;
z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路面;
z 第十章排水设计
z 第十一章桥面铺装及其他工程
z 附录----七个
z A 半刚性基层材料振动法试件成型方法;
z 半刚性基层材料抗冻性试验方法;
z B 气候区有关资料
z C 沥青面层矿料级配与沥青贯入式、沥青表处材料规格
z D 无结合料材料的级配组成
z E 材料设计参数参考资料
z F 查表法估计土基回弹模量参考值
z G 本规范用词说明
z 附件----条文说明
第一章第一章总总则则
z 为适应公路建设发展的需要,使沥青
路面满足使用要求,保证路面质量,提高工
程耐久性,制定本规范。
z 路面设计两个重点----
a . 保证路面具有与公路等级相适当的服务功能;
z 行驶安全性、快适性、耐久性
b .满足相应交通荷载作用下所需的刚度(承载能力)
及各结构层所需应力应变的要求。
路面设计工作只是厚度计算吗?路面设计工作只是厚度计算吗?
原材料原材料⇒⇒混合料物理力学特性混合料物理力学特性⇒⇒各结构层各结构层
的路用性能。的路用性能。材料选择直接影响路面质量材料选择直接影响路面质量
与耐久性。与耐久性。
路面设计的内容:路面设计的内容:
1 交通量预测,确定设计交通量
z 2 各结构层的原材料调查、试验与料场选择;
z 3 沥青层、基层、底基层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
设计;
z 4 材料设计参数的测试与设计值的确定;
z 5 拟定几种路面结构类型,计算路面厚度;
z 6 路面结构方案投资估算;
z 7 技术经济比较或长期寿命成本分析,提出推
荐方案;
z 8 路面排水系统设计,路肩加固以及其他路面
工程设计等内容。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沥青路面不宜
采用分期修建。软土地区或高填方路基、黄土
湿陷地区等可能产生较大沉降的路段,以及初
期交通量较小的公路可“一次设计、分期修建”。
◐分期修建一般减薄面层厚度或减少表面层,但应注
意混合料的设计应密实不透水。
◐对经处理的软土路基,据实践经验认为控制路基、
基层的连续两月的月沉降量可降低不均匀沉降。
当路基连续两月的月沉降量小于5mm,可铺筑路面底基层;
当基层连续两月的月沉降量小于2mm,才能铺筑沥青面层。
((应应))遵循下列原则遵循下列原则::
◐开展现场资料调查和收集,做好交通荷载分析与预
测,按照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进行路面设计。
◐调查掌握沿线路基特点,路基干湿类型,在对不良
地质路段处理的基础上,进行路基路面综合设计。
◐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节约资源与投资的原则
,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方便施工的
路面结构方案。
◐结合当地条件,积极、慎重地推广新材料、新工艺
、新技术,并认真铺筑试验路段,总结经验,不断完
善,逐步推广。
◐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保护相关人员的安
全和健康,重视材料的再生利用与废弃料的处理。
按照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进行路面设计按照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进行路面设计
z 竣工路面⇒路用性能下降⇒维修⇒恢复
一定的路用性能水平⇒路用性能再下降
⇒维修⇒恢复一定的路用性能水平⇒路
用性能再下降⇒维修⇒再循环
z 寿命周期成本是指在较长的时间(通常在
20~30年)内,使路面的路用性能保持在
一定水平所需的总费用。
z 寿命周期成本=新建工程费+维修养护费+
道路使用者的油耗+机械部件的磨损+ 间
接费用(行驶堵车带来的时间损失)
路面使用性能的表达路面使用性能的表达
z 我国养护规范:PCI,SSI,IRI,SFC,单项指标
z 路面综合评价指标:PQI(考虑权重)
日本设计施工指南:路面服务指数PSI
PSI=- σ– –
平整度裂缝车辙
需累积路面服务指数PSI~累计交通量~养护标准~
对策之间的资料与投资分析。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新规范宣讲会(1-5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