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统计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摘要:文章阐述了批判性思维的本质与意义,展示了如何在《概率统计》的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旨在加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意识,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为未来学生能够成为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思维特征;批判性思维;情感表达;认知能力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169-02
当今学科教育的重要宗旨是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大学本科教育的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能力”[1]。作为教授《概率统计》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逐渐融入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陪养,以期更好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条件。
一、批判性思维的本质与表现形式
。批判性思维的本质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思维技巧的完美融合,它的显著特征是对已有的观点和结论进行质疑,从而能够更准确、更深刻和更全面地掌握事物的真实属性[2]。批判性思维的内容主要包含两大方面,一是认知能力,二是情感表达。好的情感表达能推动认知能力的快速发展,而认知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形成优秀的情感表达。
。(1)批判性思维的情感表达方面。批判性思维表现在处理事务的心理和态度上。
①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具有健康和健全的心理,其特征是自信与敏感。对处理事情保持自信心,追求清晰地陈述问题,有序地处理复杂的事物;考虑问题时对批判性思维敏感,注重调查过程,灵活选择解决办法。②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具有专注和超然的态度第一个关键词可概括为深思与凝神: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不草率与盲从,对问题习惯深思熟虑,努力考虑将会出现和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后果;能够持之以恒地关注眼前需要处理的事务,同时往往能够合理的选择办法,得到理想的结果。第二个关键词可概括为好奇与质疑: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对新鲜事物能保持高度的好奇心,他们不惧怕未知的事物,他们以能够接受和挑战新鲜事物为乐趣,喜欢增长见识,他们对新知的渴求程度要超出一般人很多。另外,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从不迷信权威和已有的结论,他们经常表现出质疑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对眼前发生的事有独到的见解,从而就有不同于常人所表现的态度和行动。第三个关键词可概括为审慎与开放: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重视事实依据和推理,耳听不一定是真,眼见也不一定是实。他们往往有意或无意识地运用逻辑推理,从而得到客观公正的结论。同时,他们能以一种开放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他们能有意识地站到对立面来看待自己的偏见,并抛开自己的利己主义倾向,努力理解当局者的想法,从而做出公平和公正的评价。(2)批判性思维的认知能力方面。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人在认知能力方面的表现主要可归纳为四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可概括为定义与比较: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对问题的实质和本质属性有明确的定义,他们善于收集信息,比较异同点,确定哪些信息是相关的。第二个关键词可概括为判断与识别: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能够根据已知的相关信息和事实依据,得到合乎逻辑的判断,同时他们能够识别现象背后掩盖的本质,不被假象迷惑双眼。第三个关键词可概括为推理和决策: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能够在判断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关系,分析事实依据之间的相关关系,运用概率统计等检验技能,进行一定的预测和合理的决策。第四个关键词可概括为调节与监控:具
概率统计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