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管理制度实施草案
随着企业的改制不断的完善,对长期以来饱受拖欠账款之苦,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大量呆帐,坏帐不断产生。信用危机已使企业的交易成本增加,导致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经营效益低下。如长期以往,会使企业陷入无以为纪艰难窘境。拖欠问题的背后反映是信用危机,信用危机源于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两方面,其中内部管理起重要作用。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与其自身落后的管理和薄弱的信用风险防御能力有直接关系。目前企业还停留在计划体制沿袭下来的企业管理模式,其特点是部门之间缺乏信息沟通和职责的衔接,没有人真正对回款问题承担责任,形成了管理真空。在外部信用风险增大是,企业不能及时做出反应,产生大量拖欠账款,而且只有在被拖欠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才开始发现、催收,起结果是前清后欠,屡清不绝,包袱越被越重。
为了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必须提高企业管理机制。增加专门的风险管理职能,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建立一种相互制约、协同的专业化的管理机制,才会改变传统管理工作中相互脱节、相互冲突,缺少整体规划和协调的状态,真正在销售与财务之间建起一座桥梁。把企业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只有把信用管理溶合到经营管理中加以运用,调控销售与回款之间的矛盾,才能保证企业有良好的资金运作环境。
部门与职责
信用管理部门(待定)
负责制订公司对销售客户信用管理相关的政策。
对销售客户信用有关的资信进行收集、整理、建档,并及时在公司内部发布信息,为业务部门在经营业务过程中提供有价值信息服务。
参与客户信用等级、信用额度、信用期的初审。
对超期或异常应收货款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催收意见上报公司分管领导。参与应收账款的清理及催收。
参与首营客户的信用调查及相关资料的了解。
对长期拖欠无法及时清理的应收账款,应指导相关业务人员做好账务确认工作,确保应收账款的连续性,以及实施相关的法律诉讼依据。为清欠人员提供有关法律、法规咨询。
每季度应对挂账客户进行一次调查评定工作,通过业务人员对客户资信反馈及客户回款信息进行修正客户信用等级。确保客户信用等级的客观性。
二、业务部门
业务人员应从各方面收集、掌握销售客户资信资料。及时反馈客户的信用及资信情况。为公司有关部门及时调整销售策略提供依据。
在营销活动中,为了达到对应收账款事前控制,对每挂账销售客户,业务员应提出客户信用额度申请(包含挂账金额、汇款天数)。经业务部门领导审批后报送信用管理部门备案及办理相关手续。
对挂账客户,应做好实时跟踪,催收应收帐款工作,按时按额回笼货款。对有赖账倾向的客户,应及时联系信用管理部门与于配合,终止其合同业务并进入催欠程序,避免企业进一步损失。
对超期货款未能回笼,应书面说明原因,并出具客户尚欠货款确议书。
三、财务部门
参与企业信用政策的制度和管理。
对业务部门上报的客户信用申请,根据客户信用(付款)记录,提出意见。有权进行否决。做好销售和货款回笼记录。
定期提供应收帐款报告。对帐龄进行排列分析,对客户欠款数额较大的进行综合归类整理。
做好跟踪、监督销售挂账客户的货款回笼情况,及时向业务部门及信用管理部门进行反馈。做好防范扩大应收账款预防工作。
按公司规定定期进行计算应收账款的奖罚。
四、信息管理部门
参与信用政策制度推行、实施。
提供客户年度销售额(对企业贡献率)及有关信息资料。
信用管理制度实施办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