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侃:一个非正派商人的忏悔.doc调侃:一个非正派商人的忏悔
曲径通幽的努力常常可以超越在阳光大道上奔跑的速度与效率,但曲径上的阴冷晦暗令人胆寒。
三年过去了。那一段经历仍然让我无法释怀,而且越来越有沉重之感。
姑且称那座城市为C市吧。出于私人感情以及种种顾虑,也请允许我隐去当事人的真实姓名和一些关键细节、数据。你只要记住,有一个海归,至今仍在为那段经历耿耿于怀,并且能够从中领悟点什么,就够了。
只欠东风
当时我从国外回来不久,成立了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运作过一两个规模不大的项目。扪心自问,学建筑的我对这一行有着异常的敏锐感觉,那两个小项目在圈内都引起了小型轰动。我所欠缺的,就是资金。我的实力不够雄厚,因此发展非常慢,我做梦都想把公司迅速做大。
那年C市有一个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面积近1000亩。这个项目太诱人了,20多个开发商蜂拥而至。最初我没有什么野心,但纪逢良说他可以帮我通通关系。老纪是我的朋友,是一个策划人,据说关系很多。
有关系什么都好说。功夫在诗外嘛!老纪开导我,你以为那些做大事的都凭实力?那也太瞧得起他们了,其实很多都是靠技巧,四两拨千斤。这是经商的最高境界。
我仔细研究过所有竞争对手的材料,我胜算的把握最多只有四成。老纪说已经不错了,人家一成都没有还变成八成、九成、百分之百呢。听他这样说,我动了心,谁甘于永远小打小闹?谁不想把企业做大做强?谁想错失到手的良机?拿到这个项目,我就可以一飞冲天。于是我在老纪的协助下全力运作这个项目。前期铺垫走得比较顺利,最后一关卡在主管城建工作的徐副市长那里。
这种关键时候,全凭徐副市长一句话,所以徐是必须攻克的堡垒。老纪说。我听了一筹莫展。别说行贿送礼那一套我完全陌生,就算我能熟练应用,我又怎么近得了徐副市长?我只在电视上见过他,一个目光锐利的清瘦男人,常常白衬衣配深色西服,很少打领带,整洁利索,有个性。凭一种直感,我认为这种人不好打交道。
果然,老纪授意派出去的几路人马都无功而返。
想想看,主管城建的副市长,有多少人盯着!而我们,一家规模不大不小的民营企业,在这个上千万人口的大城市里算老几?老纪给我打气:凡人都得吃五谷杂粮,都有七情六欲,苍蝇还叮无缝的鸡蛋呢!他说看他一个亲戚能否帮上忙。做这一套最大的学问是不着痕迹,每一个环节都要干净利落。他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关系学。这堂课最直接的后果是我许诺事成之后给他一笔不菲的报酬,间接收获是我大开眼界,也大为震惊。
我在国外读书、工作多年,不但习惯了规范的商业运作模式,也对发达国家那种文化氛围有了较深的认同,明朗、简单,虽说也有安然那样的事件发生,但一般而言凡事按规矩办就可以了,总有稳定的预期。这种挖空心思去捕捉行贿机宜的事,在国外是不敢想的,那会把一生清名都赔进去。
老纪的亲戚是徐的大学同学,据说关系很铁。从他那里得知徐副市长在北京学习,我立即飞到北京,找到这位亲戚。经过充分的铺垫工作,这位亲戚表示完全没有问题,拍着胸口说我请他,他还能不来?然后仔细描述了他们当年的同窗友谊,怎么个看书到半夜,又冷又饿,怎么个在煤油炉上煮泡饭吃。他深情感慨,一别就是20年,人生有几个20年,老徐能不来见我吗?可是,到了最后,宴席都摆上了,徐打来推说有事不能来。这位同学接完,对我们无奈地摊开了双手。
北京回来,我的情绪低落了一阵子,并非为工作的不顺利,而是做这类事感觉不舒服。我已经习惯
调侃:一个非正派商人的忏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