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在体验中发展语言
—《我为你骄傲》教学片段的启发
西曹马学校郝瑞芳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目标,在理念、要求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它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在运用语言中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阅读是师生、生生、文本之间对话交流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感受、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如何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使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相互促进,能创造性地学习和运用语言,许多教师为之努力探索。实践证明,抓住语言转换枢纽,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转换语言,是促进创造性阅读,提高语言培养能力的一条好途径。
一个偶然的教学情景,使我对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转换语言,进行创造性阅读有了一个深入的认识。
这天的语文课,我上的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第四册22课《我为你骄傲》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一不小心,砸破了老奶奶家的玻璃,尽管当时没敢承认,但内疚的心理和责任感伴随着“我”。当“我”用自己攒了三个星期的送报纸的钱赔给老奶奶并附上道歉信时,在慈爱又善于教育后辈的老奶奶眼中,那不是7美元的钱,是孩子纯真的情、悔过的心,是值得为孩子骄傲的美好品德——诚信。孩子的诚信让老奶奶感动,老奶奶那博大的胸怀也值得我们称赞。
当讲到“我把钱和一张便条装进信封,在便条上向老奶奶说明了事情的经过,并真诚地向她道歉。”时,一名学生举手提问:“老师,小男孩为什么要写便条,不当面向老奶奶道歉呢?”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就不失时机地称赞“对呀,你们想想这是为什么,他不当面认错?”学生纷纷议论开了。下面是当时的教学过程实录:
生:因为他害怕老奶奶不肯原谅,当面骂,所以他用便条向老奶奶认错,这样就不用看老奶奶的脸色了。
生:因为他觉得这样老奶奶就算生气了,也骂不到他。
师:有这种可能,还有其他看法吗?
生:因为他觉得老奶奶天天微笑着跟他打招呼,而他却一直没有认错,到现在才向她说明事情的经过,很难为情的,所以他只好用便条来认错了……(师微笑着鼓励继续说)他没有勇气面对老奶奶。
师:是呀,那么如果你就是这位小男孩,你会在这张便条里写些什么呢?思考一下。
生1:老奶奶,对不起,您家的玻璃是我打碎的,我一直没敢承认,今天我已经攒了7美元了,给您修窗子用,请原谅我。
生2:亲爱的老奶奶,真的很对不起,那天我不是故意打破您家的窗子的,这些天来我一直很内疚,不敢跟您说,每当看到您,我都觉得很不自在,今天我鼓起了勇气,向您认错了,而且我把7美元钱也准备好给您了,希望您能原谅我的过错。
师:这真是一个——
生1接:这真是一个勇敢的小男孩呀!
生2:这真是一个诚实的小男孩呀!
生3:这真是一个能承担责任的小男孩呀!
……
师:那么老奶奶收到信后,是不是很生气,想骂人呢?
生齐说:不是的。
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她微笑着接过报纸,说:“我有点儿东西给你。”说明她当时没有生气。
生:我打开开信封一看,里面是7美元和一张便条,上面写着:我为你骄傲。
师:那她当时怎么想的?
生:这孩子真不错,我还是原谅他,我把钱还给他吧。
生:他能主动来认错,并给我钱,真是一个能承担责任的好孩子。
师:因此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