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语文 师说.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三组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古文运动
韩潮苏海
韩愈
师说
知其人、论其事(结合课文注释①)
※ 知其人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他的散文,题材广泛、语言质朴,风格雄健奔放,在中国文坛史上素有“韩潮苏海”之称,“韩潮”指韩愈的文章气势雄放、奔腾如大潮卷来;苏轼也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 论其事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 和柳宗元一起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
“说”是一种文体,古义为陈述和解说。有学者指出:“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见,“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作者名言积累
*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常识积累
* 六艺:《诗》《书》《礼》《易》《乐》《春秋》。
* 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初读文章,本文的写作意图是什么、理由何在?
赠李蟠
1. 好古文,六艺经传通习之
2. 行古道(遵循)古代从师的道义
3. 不拘于时
试翻译本段
古道时
研读第二段
作者首先提出了一个怎样的论点?
这段文字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正反对比
深入研读
中心论点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圣人无常师):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VS 于其身,则耻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VS 士大夫之族
古之圣人 VS 今之众人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试分别概括各段段意。
观点A: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论述择师的态度和标准)
观点B: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先论述教师的作用,说明从师的必要性;再辅之以择师的态度和标准)
观点C:大力提倡从师学习(我们的高度概括)
总结本段:
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指明了老师的职责,从师的必要性,择师的标准和态度。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学问面前,人人平等

高中语文 师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unlai783
  • 文件大小483 KB
  • 时间2018-07-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