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的“感恩教育”及教育对策
【内容摘要】:学会感恩就等于架起了做人的支点。学校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讲大道理上,更不能只停留在传授知识上,还要帮助教育人们懂得做人的道理,让他们懂得,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感念祖国之恩,要报效祖国;感念自然之恩,要学会和大自然生灵和谐相处;这样的教育才是“刻骨铭心”的。开展了感恩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感激父母养育之恩的同时,学会了感激他人.
【关键词】:感恩教育教育对策
【正文】人生的杠杆是精神,精神的支点是感恩,只有有了感恩的思想,人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目前在校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宠爱,生活的安逸,助长了学生奢侈浪费、盲目攀比、拈轻怕重等不良习气,开展了感恩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感激父母养育之恩的同时,学会了感激他人,奏响了和谐社会从小学生抓起的生动乐章。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的起码品德。事实上,我们非常需要感恩,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同学对我们有帮助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军队对我们有保卫之恩……那么如何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对策呢?
知恩:
小草感谢漫漫春晖,大树感谢深藏泥土的根系,高楼感谢默默承重的地基,江河感谢源头涓涓水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草木有情,禽兽知礼,人为万物之灵,更应心存感激……
感恩:
(一)感知祖国无尽恩情:
中华儿女应该感谢祖国母亲,感谢祖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感谢祖国有辽阔的疆土,壮丽的河山;感谢祖国哺育了优秀儿女……当学生阅读《上下五千年》的时候,当同学们背诵唐诗宋词的时候,当学生们品读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的时候,就会感受到祖国有无限的文化遗产供学生学习。
(二)感知教师教诲之恩:
学生应该感谢老师,是老师赐予学生知识,老师为教育事业付出了一切,得到的只是沙哑的声音和沾满双手的粉笔尘。老师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担任了多么重要的角色,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在教导自己时的辛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受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真正含义。
当学生唱着《每当走过老师的窗前》、《我爱米兰》的时候;当我们向学生讲“程门立雪”尊师佳话的时候;当伟人毛泽东的“过去你是我的老师,现在你也是我的老师,将来你还是我的老师”这句话萦绕在学生脑海中的时候,学生就会真正感受到老师就是严冬里的炭火,酷暑里的浓荫,湍流中的踏脚石,雾海中的航标灯。教师用知识的甘露孕育鲜美的硕果,用心灵的清泉滋润理想的花朵。
(三)感知父母养育之恩:
唐代的诗人孟郊写得好,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学生去了解自己父母的生日,家庭收入及自己花费占家庭支出比例等。从而去感受父母十几年来义无反顾地呵护自己的孩子有多么的艰辛和不容易。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烛光里的妈妈》、《白发亲娘》等爱的旋律中能让学生逐渐感受到父母给予孩子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支持,在精神上、情感上父母也是不求回报的付出,最终让学生产生的想法是父母的笑容是孩子一生中最大的幸福,父母的健康是孩子一辈子最大
感恩教育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