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郭台铭:台湾首富的经营哲学.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郭台铭:台湾首富的经营哲学
郭台铭语录
外界说花钱是我的一种享受,还不如说花钱是我的一种追求,这就是我的哲学。
台湾首富郭台铭旗下的鸿海集团,十年前营业额只有100亿新台币,而2006年的营业额达到1兆台币,十年成长100倍,郭台铭创造的鸿海经营传奇的背后,究竟靠的是什么?
我不懂模具,但是我会用人、会用专家,我们公司的机械博士超过几十位。这是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的自谦之词,尽管鸿海是以模具起家,但郭台铭很清楚,善用人才,才是奠定了鸿海30年来持续成长的基础。
敢用把人才变将才
以2006年鸿海集团旗下最大的一块事业版图富士康控股公司为例,总经理戴丰树拥有东京帝国大学博士学位,并且在丰田汽车工作八年,当时有人就怀疑做车子的,能把做得好吗?但郭台铭认为,车子的零件有两千多种,但只有两百多种,你说能不能做好?
果然,从欧洲关键零件到美国设厂,戴丰树一开始就参与的全球布局,五年间鸿海创造出来的营收大约是两千亿新台币,也是鸿海2006年成长最快速的部门。
相对于其它IT界领导人培养的是人才,郭台铭培养的是将才。前戴尔亚太采购总经理方国健一语道破今天鸿海对于人才的重视和使用。郭台铭常挂记的一句话,就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每次有人问起鸿海最大的挑战,郭台铭一定毫不犹豫地回答:人才。人才的选拔和培育,是一个企业永恒的难题。
在投资人才方面,郭台铭一向舍得花钱。以最早推动的凤凰计划为例,鸿海为了引进光通讯专家,公开在媒体上刊登年薪1000万的广告,外界看见郭台铭寻找人才的大手笔,也看见郭台铭做事的决心。
敢给经理级年收入300万
郭台铭是个敢给的老板,鸿海集团的薪水加上员工配股,经理级主管的薪水加红利,一年约有近300万元的水平,副总经理级以上的年收入更是逼近千万元,是电子业福利最佳的公司之一。
难怪业界称郭台铭是台湾电子业最敢给的老板,但他自己的办公室都相当简朴,郭台铭说:我没有个人物质享受的兴趣,而为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在投资设备和人才方面,从不吝于花钱。
像鸿海并购了奇美通讯之后,为了要留住前总经理等研发及营销专才,史无前例地发行了富士康国际控股折价增资股,简单地说,就是郭台铭让员工用折价现金增资,成为另一种技术入股的模式,员工拿出现金入股,让员工与公司荣辱与共。
从这个角度来看鸿海每年的尾牙活动,主要就是宣示老板敢给的决心,像2005年一个尾牙晚会上就送出包含股票及现金共4000多个奖项,总市值近4亿元。
不过更重要的是,老板敢给,更敢要求员工。
报告董事长,我出到欧洲的货出了问题,我要亲自去解决。
一名主管向郭台铭紧急通报,而郭台铭一方面点头赞许主管到第一线解决问题的决心,同时也明白告诉他:机票钱你要自己出。
这也说明了郭台铭赏罚分明的一面,我发奖金的时侯,就是我裁人的时侯。这是郭台铭留下另一句用人的名言,因为有赏也有罚,总不能等公司开始赔钱的时侯,才开始裁员吧。
敢花花钱是为了公司进步
郭台铭从不吝啬把钱花在投资人才和添购先进设备上,他认为唯有长期投资和发展人才,才是台湾全球化布局成功的关键。所以,外界说花钱是我的一种享受,还不如说花钱是我的一种追求,这就是我的哲学。
在人才的培育方面,鸿海把眼光放远,在台北、美国、中国大陆都有世干班(世界干部训练班),为了将员工培养成国际化的人才,让他们去海外受训,为此花费上千

郭台铭:台湾首富的经营哲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52 KB
  • 时间2018-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