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好细腰》教学设计
高陵县姬家中心小学王芝
教材分析:
《楚王好细腰》是一则讽刺性很强的寓言,全文只有两句话,语言看似轻松、
诙谐,实则让人深思,通过达官显贵们束腰以求宠信的丑陋举止,讽刺了那些投其所好者,描述了他们的可悲下场从而揭示出本文的深刻寓意。
学情分析:
经过几年的语文学习和实践,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这两则寓言虽然是文言文,但是有译文可供借助,学生学起来就容易多了。因此,和现代文的教学一样,仍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的策略。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让他们自己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扶助,必要时精当讲解,但是不讲语法。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和借助译文,能理解课文的内容及寓意。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疏通字义,感知课文内容。
2、反复诵读,明确寓意,体会古汉语的特点。
3、能结合自己的体验进行分析,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价值观与世界观,辨别生活中什么是真正的美。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疏通字义,明确句意,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讨论,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并将寓言扩展并活学活用。
教学准备:
课件腰带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美与丑,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东施效颦》这则寓言,在这则寓言里我们知道了西施“捧心而颦其里”,那是一种美,而东施“捧心而颦其里”,那却是丑,在这美与丑之间,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是的,这就是寓言,它通过一个浅显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要继续来学习另外一则寓言,继续来探讨“美与丑”的话题。这则寓言就是——(板书课题)
3、理解题目中的“好”;理解题目意思。
4、围绕这个题目,我们可以提些什么问题?
(预设将问题归纳为:楚王为何“好”?“好”成什么样子?“好”的结果是什么?)
这篇课文选自《墨子》,现在我请同学读一读课文提示的小资料。
《墨子》一书,是他的弟子和后人根据他的主张写的。
墨子:名翟(dí),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设计意图:复习,既是借助上篇的回顾而不着痕迹地引出本篇,也是通过总结寓言特点而做到未学心中已有数,起到“未见其人先闻其韵”的效果;而提问题,是对课文的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的培养。)
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停顿,不认识的字与同桌交流。
读准字音:
好昔者胁息期年朝黧黑
同桌互读
指名读文
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反复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苏轼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亦是这个道理。在此环节中,并不是盲目地读,而是有目的、按层次的读,从而使读得有效。)
理解课文、体会寓意
(一)古译文对照读。
1、同桌两个同学一个读古文,另一个读译文。读完之后互换。
师与一生示范:现在老师和同学们合作朗读,老师读古文,同学读译文。
3、出示重点词语。小组内交流,可以借助译文、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分组对照读文,读了几遍译文我相信同学们也能结合字词翻译课文。先说字词意思,再说句子意思。齐读
现在你不看书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了吗?
(二)理解课文
1、所有的故事都有起因经过和结果,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楚王好细腰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