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软土地基 工程地质.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3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软土地基
软土地基的定义:
我国公路行业规范对软土地基定义是指强度低,,其土壤成份主要是软土。它在工程上属于一种不良地基。
软土的主要组成成分
主要包括淤泥、淤泥质粘性土、淤泥质粉土、泥炭、泥炭质土等。 Ø淤泥: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 Ø淤泥质土:≤天然孔隙比<; Ø当土中有机质含量<5%时为无机土; 5%≤有机质含量≤10%为有机质土; 10%<有机质含量≤ 60%为泥炭质土;>60%为泥炭土.
软土地基的特征








软粘土上尤其是海相沉积的软粘土,在结构未被破坏时具有一定的抗剪强度,但一经扰动,抗剪强度将显著降低。其灵敏度(含水量不变时原状土与重塑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之比)一般在3~4之间,有的甚至更高。
六.
软土是紊凝状的结构性沉积物,当原状土未受破坏时常具一定的结构强度,但一经扰动,结构破坏,强度迅速降低或很快变成稀释状态。软土的这一性质称为触变性。所以软土地基受振动荷载后,易产生侧向滑动,沉降及其底面两侧挤出等现象。
七.
是指在一定的载荷持续作用下,土的变形随时间而增长的特性,使其长期强度远小于瞬间强度,。
八.
软土层中因夹粉细砂透镜体,在平面及垂直及垂直方向上呈明显差异性,易产生建筑物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软土的成因及划分(所处环境)
1. 滨海沉积
2. 湖泊沉积
3. 河滩沉积
4. 沼泽沉积
5. 谷地
由于软土地基对工程建设十分不利,所以用于工程建设会带来很多危害
!
软土地基的危害和后果
软土地基的性质因地而异,因层而异,不可预见性大。在设计、施工过程中,稍有疏忽就会出现质量事故,常见的事故有:
(1) 勘察设计不详细或不准确,导致对应该作软基处理的地段未作处理设计,此类工例不少, 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也存在此类现象。
(2)已知是软土地基,但是未做好软土地基处理,造成路堤失稳或危及线外建筑物。工例有:,,只好增加桥梁长度,建成后一段时间,仍然出现锥坡不均匀下沉,又做了处理,现已改建新桥。中山县附近的狮窖口桥,原设计是拱式桥跨,,使桥台被推坏,拱体损伤,新路旁的老公路被挤移,将一条近10m宽的水沟填塞,路外厂房和民房受损,迫不得已改变桥型(原拱桥拆掉重建梁桥),增大桥长,降低路堤。
(3)虽然作了软土地基处理,但是措施不力,施工不当造成路堤失稳。珠海南屏桥引道,虽然软土采用砂并结合分级加裁预压处理,路堤填土高度7m,南岸砂井施工完成后,(第一级加载)时就发生破坏,北岸在第三级填土完成时发生破坏。填土完成也发生破坏。经开挖分析,原因是地质资料不准确,填土速度过快,后加的反压护道又阻塞了砂垫层的排水通道。最后采取了挖深边沟排水(挖边沟时,原路堤底有大量的水流出),用袋装砂并(原先的砂并是无袋砂并)和捕土工布进行修复。
(4)堆料不当,未按规定分层填筑,填土过快,碾压不当,造成路堤失稳。新会虎坑、大洞桥的引道,原设计对软基都作了袋装砂并结合砂垫层加固处理,由于投资限制,大部分路段的处理被取消。在施工过程中,有几处路堤发生滑塌现象,通车后整个路段不均匀沉降明显。主要原因是堆料不当,未按规定分层填筑,也未作施工观测,填土过快,碾压不当。其填料采用开山石渣土,其中合有大块石,运料没有做到均匀卸土,合理分层,而是堆成厚层用强振碾压,使强度很低、灵敏度很高的软土地基受到破坏。末作加固处理但按规定施工的路段,虽然后来沉降较大,但没有发生破坏。

软土地基 工程地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447750
  • 文件大小30.60 MB
  • 时间2018-07-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