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
红军的长征
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利
1933年10月,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王明路线的错误军事指导,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严重失利,被迫开始了“长征”。
王明(1904--1974)1926年入党,1931年取得党中央领导权,推行“左”倾机会主义路线,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严重失利,给党和革命事业造成极大损失。
长征出发地之一——江西瑞金武阳渡口
长征的开始
会宁
甘孜
懋功
两万五千里长征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了战略转移。强行突破敌人的四道防线,但损失惨重。
1935年1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左”倾路线在组织和军事上的领导,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遵义会议后,红军以灵活的战略战术,取得四渡赤水、娄山关战役的胜利。
佯攻贵阳,逼昆明,把敌人远远抛在后面,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巧渡金沙,通过彝民区,强渡大渡河,到达四川懋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
红一方面军和四方面军一部,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会师。
1935年,红二方面军在贺龙等领导下,开始了长征。
1936年6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同前来迎接的红一方面军在会宁会师。长征以红军的胜利告结束。
徐海东率领的红25军,经艰苦行军,到达陕北与红15军团会师。
遵义
吴起镇
遵义会议与会代表像:左起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博古、王稼祥、陈云、刘少奇、朱德。
遵义会议:.
结束了“左”倾错误路线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
意义
、方针和政策问题,是走向成熟的标志。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我党历史上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路线。
内容
赤水渡口太平渡
终年积雪的夹金山
工农红军长征文件教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