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清新的空风,你我都需要
这样的环境你会喜欢吗?
1
第一节大气环境
一、大气圈及其构造
1、大气圈
在自然地理学上,把随地球旋转的大气
层称为大气圈。在通常状态下,可以认为从
地表至1000-1400km的气层作为大气圈的厚
度。在大气圈中的大气分布不均匀,随着离
地表高度的增加,空气越来越稀薄。
2、大气圈的组成
根据大气圈中大气组成状况以及大气垂直高度上大气的温度变化,大气圈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和散逸层。
(1)、对流层
对流层是大气圈的最下层,是指从地表至离地10-12km以内的这一层大气。对流层的大气密度最大,只有十几千米厚的对流层的空气量就占了整个大气层大气总质量的75%左右。
在对流层中,正常条件下的空气温度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的,因此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但有时会形成逆温。
(2)平流层
对流层以上直至离地表50km的大气层为平流层。在平流层中没有什么尘埃和水汽,空气比对流层稀薄得多。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有所增加,因此平流层大气处于平流状态,气流稳定且透明度好,适宜飞机飞行。然而一旦污染物进入平流层,则会长期滞留。
在平流层的中上部,由于受阳光紫外线辐射,使O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O3而形成了臭氧层,臭氧层吸收了阳光中对生物杀伤力极强的短波紫外线和宇宙射线,从而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其害。所以一定厚度的臭氧层的形成对地球环境至关重要。
目前由于人类活动,使一些有机污染物进入平流层,使臭氧层受到破坏,给地球上的生物造成危害,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3)中间层
平流层顶至离地表80km 这一层。
(4)电离层
在离地80-500km左右的这一空间称为电离层。
(5)散逸层
电离层以上的大气层称为逸散层,是大气层向星际空间过渡的区域,没有什么明显的界限。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