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中医药
2007 年 3 月
第 27 卷第 3 期
方药园地
中药炮制对药效的影响
袁精玉
( 南京市六合区中医院, 江苏南京 211500)
摘
要: 目的: 探讨中药炮制对药方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中药采用不同的方法和辅料炮制, 对药效进行比
较。结果: 通过炮制, 消除方中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 利于治疗, 提高药方疗效, 调整方剂部分适应证, 扩大应用
范围, 满足药方的剂型要求, 保证临床安全有效。
关键词: 中药; 炮制; 方剂
中图分类号: R283
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 5699( 2007) 03- 0044- 02
中药是中医治病的物质基础, 而中医运用中药某种辅助药物, 但它并不直接起治疗作用, 而是制约
又常常是组成复方应用, 药物的炮制方法通常根据组主药的不良反应。如调胃承气汤为治热结阳明的缓
方的需求而定。饮片质量的好坏对方剂的疗效有直下剂。方中芒硝、大黄均系大寒之品, 易伤脾阳, 又因
接的影响。由于药方对方中药物的炮制要求常用脚二物下行甚速, 足以泄热, 方中用甘草不是泻火解毒,
注方式标明( 亦有直接冠以炮制品名的) 或在用法中而是为了缓和大黄、芒硝速下之性, 兼顾脾胃, 所以甘
予以说明, 这样就把炮制与药方的疗效紧密结合起来草原方要求炙用, 取其甘温, 善于缓急益脾之功。
了。本文主要从 4 个方面来阐述中药炮制对药方的 2
提高药方疗效
影响, 以供参考。在成方中各药究竟选用什么炮制品是由药方的
1
消减方中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功效而定的, 临床应用时, 遣方用药和炮制品的选
由于方中有的药物某一作用不利于治疗, 往往影用又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为了确保临床疗
响全方疗效的发挥, 就需要通过炮制调整药性, 使其效, 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对中药的炮制。
更好地适应病情的需要。 2
1
增强方中药物的作用
要达到此目的, 就须将
1
1
消除药物本身不利于治疗的因素
有的药物在方中药物进行炮制, 使有效物质易于溶出或利于保
治病的同时, 也会因药物某一作用与证不符, 给治疗存, 并调整其药性, 发挥各自的擅长。如三子养亲汤
带来不利影响。因此, 需要通过炮制调整药效, 趋利中的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均需炒爆。中医认为治
避害, 扬长避短。如干姜, 其性辛热而燥, 长于温中回痰以顺气治标, 健脾燥湿治本; 但气实而喘者, 应以顺
阳, 温肺化饮。在四逆汤中用干姜生品, 取其能守能气降逆治本, 治痰为标。三子养亲汤的适应证恰好是
走, 力猛而速, 功专温脾阳而散里寒, 助附子破阴回气实而喘, 痰盛懒食, 故本方的功效是降气平喘, 化痰
阳, 以迅速挽救衰微的肾阳。在小青龙汤中, 用干姜消食。紫苏子炒后辛散之性减弱, 而温肺降气作用增
生品, 是取其温肺化饮之功, 且能温中燥湿, 使脾能散强, 其降气化痰, 温肺平喘之功明显; 白芥子炒后辛散
精, 以杜饮邪之源。在生化汤中则需用炮姜, 这是因耗气的作用有所缓和, 温肺化痰作用增强; 莱菔子炒
为生化汤主要用于产后受寒, 恶露不行, 小腹冷痛等。后由升转降, 功
中药炮制对药效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