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采购为主,分散自购为辅.doc集中采购为主,分散自购为辅
文寿金耀
目前施工企业材料采购主要形成集中采购和分散自购两大趋势,这两大管理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控制主体不同,集中采购的控制权在企业总部,分散自购的控制权在基层项目部,两者各有优势,也各有缺陷。材料采购的主要模式及发展历程
施工企业的材料采购模式经历了集中、分散、再集中的历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前,由于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又主要在本地区施工,区域范围小。各施工企业大多数都采用了统管、统购、统供方式,实行计划管理,按计划采购和供应。各企业设置专门的材料供应部门,负责本企业物资材料的采购、供应和管理,同时配有储存仓库。各项目根据施工进度需要,有计划地到仓库领取材料或者由仓库进行配送。
随着市场经济的陆续发展,施工规模的扩大,项目法的实施,项目开始实行动态管理,单独核算,材料管理也由“三统”逐步过渡到项目分散采购。它减少了采购环节,扩大了项目经理的自主权,也不同程度地调动了项目的积极性。
近几年来,各企业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和办法,创新管理,努力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传统的项目分散采购已不能适应精细化管理的需要,由各个项目进行分散采购已无法形成规模效应,现在大部分施工企业已采用了材料集中采购的管理模式。
材料集中采购的有利因素
降低采购成本。企业整体材料采购数量较大,可以采用批量采购、年度采购等方式,扩大材料采购的规模,实行集中统一招标管理。单个项目部,往往形不成批量,采购只能局限于零售市场,难以享受厂家的最优惠价格,且采购批次多,运输成本高,发挥不了规模的价格优势。
提高供应质量。企业可以多范围选择供应商,由专业人员进行考察评审,建立稳定的材料供应渠道,与实力强、信誉好、价格合理、供货及时的材料供应商保持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关系。从而有力地保障施工产品的质量,为企业塑造品牌。如果分散采购,在当前项目承包管理这种体制下,项目部为了节省成本,在材料采购中往往重价格、轻质量,导致工程质量下降,严重的还会发生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社会形象受到严重损害,企业信誉受到严重影响。
有利于阳光采购。可以进一步推行招投标制度,避免权力和个人意志的干扰,克服材料采购中的暗箱操作和商业贿赂行为,真正做到阳光采购。如果由项目部各自分散采购,势必存在个别人员在利益趋动下,充分利用采购特权,任人唯亲。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企业管理不到位,过程失控,容易滋生腐败现象,给项目亏损留下隐患,造成效益流失多,经济纠纷多,法律诉讼多,最终使企业受到极大损害。
能盘活内部资金。可以集中结算,使付款得到统一管理和保障,易于稳定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提高供应商供货的积极性,并得到供应商在技术开发、货款结算、售后服务等诸多方面的支持和合作;可以有效监控工程项目材料的资金流动和实物使用,盘活企业内部资金,把项目分散采购资金集中到企业总部,提高资金周转率、利用率,发挥企业的资金优势;可以有效地避免材料层层采购,层层储备,占用大量流动资金,造成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
材料集中采购存在的弊端
由于各施工企业规模大小不一、管理形式也不同,同时材料价格受到“采购数量、支付条件、供货方式”等因素的影响,给材料集中采购管理带来了多种不便和困难,存在着种种弊端。
材料分类多、规格杂,各地区价格不同。对建筑材料本身来讲,普遍存在着分类繁多、品种规格
集中采购为主,分散自购为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