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动态
第 47 期
上海杉达学院学生教育处 2013 年 6 月 17 日
学工信息…………………………………………………………2
◆爱心,在不停地传递------嘉善光彪学院学生志愿者结对“空巢”老人服务纪实………………………………………………………2
◆梦想,在军营绽放——2013届会计学专业王俊卿、汪聪杰从军纪……4
◆“美好生活从读一本心理学好书开始”系列读书活动之------《爱的艺术》读书沙龙………………………………………………………6
院系动态……………………………………………………………8
数据反馈……………………………………………………………11
◆考勤数据反馈………………………………………………………11
◆迟到数据反馈………………………………………………………12
◆早自修数据反馈……………………………………………………12
◆晚自修数据反馈……………………………………………………16
◆卫生数据反馈………………………………………………………19
学习参考……………………………………………………………25
学工信息
爱心,在不停地传递
嘉善光彪学院学生志愿者结对“空巢”老人服务纪实
两年前的一天,张军和同伴早早起床赶往医院,去看望90多岁的陶爷爷。他俩一走进病房,老人脸上立时绽开了笑容。经医生同意后,他们帮陶爷爷穿好鞋子,扶他慢慢地下床坐上轮椅,爷孙仨来到了附近的公园。“爷爷,昨晚睡得好吗?”“这两天伙食还合胃口吧?”……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对老人又是嘘寒又是问暖,平时沉默寡言的陶老也开心地打开了话匣子。
如今在校本部读大三的小张,曾是光彪学院社会实践部志愿者服务队的干事,但他依然清晰地记得两年前和陶老结伴的点点滴滴。老人子女常年不在身边,但有了小张的热心陪伴,他同样感受到了天伦之乐。陶老感慨地说:“真的跟亲孙儿没啥两样啊!”张军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幕:那是他第一次推着陶爷爷去公园参加一个敬老活动,活动结束后大家合影留念。没几天,当他把照片送给陶爷爷时,老人端详了很久,然后用信封小心翼翼地把照片包好。面对此情此景,小张不禁感慨万千,他也更加懂得了爱不仅藏在心里,还需要心灵的沟通。
张军与陶爷爷结伴,只是光彪学院学生志愿者结对“空巢”老人的一个缩影。该院从2003年与嘉善县敬老院等2个单位共建开始,至今已与七八个养老单位共建了敬老服务平台;10年里“张军”们与300余名空巢老人结对,参与服务活动约4700余人次,志愿“伴老”在学生中蔚然成风。
“伴老”志愿者一般以二对一的形式与老人结伴,坚持每周看望老人一次,陪他们聊天,为他们整理床铺、梳头敲背、读书读报,和他们一起参与“祖孙游园会”等活动。端午节,同学们给老人送去粽子;重阳节,又为老人准备了联欢会。志愿者用爱的行动赢得了老人,许多老人把他们当成亲人。常年住院的袁爷爷,后来扔掉拐杖出院后高兴地说:“有大学生做伴,我心情舒畅了不少,病也没了。”随着规模的扩大,“伴老”形式也逐渐丰富。志愿者与“抗癌明星”赵爷爷等多名老人组成的文艺演出队,走遍全县各镇、街道的养老院,活跃老人们的周末生活。
光彪学院的学生走了一茬又一茬,但爱心却在不停地传递。如今,“伴老”志愿者们从社区走向敬老院,从中心城区走向偏远农村,从老人家里走向公园广场,用点滴行动传递爱的正能量。光彪学院“学生志愿者结对‘空巢’老人,十载传承关爱情”被评为2012年度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这不仅仅是对志愿者们奉献精神的褒奖,更增添了爱心的传承动力。
(信息来源:嘉善光彪学院)
梦想,在军营绽放——2013届会计学专业王俊卿、汪聪杰从军纪
去年12月,已读大四的胜祥商学院王俊卿、汪聪杰光荣入伍,成为解放军总装备部第25训练基地两名战士。不久前记者有幸见到他们,切身感受到了朴实军装下的青春热血,并被他们不懈追求梦想的精神所打动。
向着梦想前进
长得清秀、白净的王俊卿,说话慢条斯理。个头嘛,用他的话说就是“体格小”。看似瘦弱的他从小就有个当兵梦,终于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圆了梦。
训练基地海拔1500多米,气温最低时达到零下30度,交通也不便利,一大车菜、面拉上山放进菜窖里,这就是伙食。手指干裂、饭菜不合口味,这对来自浙江的王俊卿而言,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但是,气候环境只是军旅生涯中的一个小小挑战,更艰苦、严格的训练还在后面。
新兵训练中给小王印象最深的是一次长达2周的队列会操示范班训练。作为代表连队的示范班成员,小王那段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训练。零下20度,呼出的气立马就在面罩上结了冰。训练中每个动作要求都很细,全班的帽子、前胸、脚必须成一条线,符不符合标准要用绳子量,达到要求训练才能结束。现在回想起来,小王感觉挺苦的,别人晚上看新闻的时
学工动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