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香港学习见闻
彭小英
2009年3月6日,我们一行12人踏上了深圳和香港的学习之旅。抵达深圳时,天下着暴雨,但学府中学全体领导与师生热情的迎接与展示却使我们的心里充满了阳光。考察学府中学以后,我们一行又赴香港参观考察了香港理工大学、福建(小西湾)中学、伊汤中学、白普里小学等学校。本次活动安排周密、内容丰富,与我们座谈的老师也都非常热情。通过此次学习之旅,我们感受到其实深圳、香港等相对发达地区的教育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但还是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下面,我将从环境设施、校园文化、学校特色、学生活动等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学校很“挤”, 但空间利用率很高
香港是一个寸土寸金的地方,这里的学校的占地面积都很小,学校的规模远不及内地学校大,校舍也不如我们气派,就算世界闻名的香港理工大学都不例外。所到学校,没有一所学校有一个标准的足球场,据当地导游介绍,在香港不少学校的学生在课间只能在走廊上走一走。与他们相比,我们这里的学生可就幸运多了。
香港教师的办公室也和我们这里大不相同,有点类似于我们在电视里见到的公司办公室,每人一个格子,一台电脑,几十个人共用一个办公室。老师们的办公室小的不能再小,一眼望去,几乎看不到人,因为老师已经被一大堆书报等杂物遮住了,仔细观察,每一位老师都在埋头处理事务,看不到有人捧着茶杯在闲聊。这里的学生不能进入教师办公室,如果要交作业,只要放在教师办公室外面的一个箱子或格子里就可以了(每个箱子上都写有教师的姓名),如果有事要找老师,需要用办公室外面的专用电话与老师联系。在教师办公室的一端,有一个比较大的长桌,估计是教师集体备课时所用。虽然办公室比较拥挤,但是每个学校都设有布置得非常温馨的教师休息室,在这里教师们可以喝水、喝咖啡、用餐等。与之相比,学生的教室还是比较宽敞的,学生每班人数都控制在40人以内,
教室整体色彩以浅色为主,由淡紫色、淡蓝色、浅黄色等颜色搭配而成,每盏灯都配有灯罩,因此灯光明亮而不刺眼,整个课室营造了一种幽雅、宁静的读书环境。
每个学校都有很规范的图书室和阅览室,学生除了可以阅读图书杂志以外,还可以阅读电子图书。图书的分类也很细致、很科学。虽然香港的学校大都比较狭小,但他们利用空间的能力都很强,每个地方都精心布置,甚至于洗手间都充满了童趣。
每个学校都在想方设法增加绿化面积,于是很多的教学楼上都设置了空中花篮,室内的布置也很合理,虽然活动场地少,但孩子们秩序感强、十分守纪律,加之这里的空气特别清新,灰尘很少(这可能与当地的气候特点以及重工业极少有关),也见不到白色污染,因此给人的感受并不压抑。
二、注重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
无论是香港还是深圳的学校,都非常注重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只要进入学校大门,不用任何人介绍,你就可以将这个学校的办学情况了解得个大概。
整个校园环境充盈着文化的意蕴和灵动,凸显了润物无声的环境育人理念。一走进校史陈列大厅,就见到整面由开放式的壁柜装饰而成的荣誉墙,里面放满了奖杯和锦旗,令你在惊叹的同时不得不对这所学校刮目相看。
温馨的提示语在每个学校的楼道间、走廊里随处可见;精选的名人名言,朴实无华,给人以心灵的亲和与灵魂的震撼;学生制作的精美手工艺品虽然技法还不成熟,却体现了他们惊人的想象力;校长寄语、宣传图片、有奖读书征答题……点缀着整个校园,
深圳--香港学习见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