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组
14《故宫博物院》导学案
班级: 组别: 组名: 姓名:
一、学习目标
,读注释,掌握重点词语;
,初步了解故宫博物院;
,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二、学习重点难点
;
;
,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三、学法指导
:可以先逐段概括内容要点,再把内容相近的段并成部分,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若干部分,归纳出每部分的大意,将这些大意依次衔接起来,就能得出全文的说明顺序了。
:理清说明顺序之后,接着认清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就容易看出全文的结构。
四、知识链接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⑴时间顺序⑵空间顺序⑶逻辑顺序。《中国石拱桥》采用的说明顺序是,《桥之美》采用的说明顺序是,《苏州园林》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⑴总分式(包括总—分、总—分——总)⑵递进式。《中国石拱桥》一文的采用的结构是,《桥之美》采用的结构是。《苏州园林》采用的结构是。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⑴⑵⑶⑷⑸⑹⑺⑻摹状貌⑼举例子⑽作诠释⑾绘图表等。
五、学习过程
第一环节——自主学习打好基础
1.[A级必做]查工具书,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书上也标注音,做记号)。
⑴黄传惕[ ] ⑵紫禁城[ ] ⑶矗立[ ] ⑷金銮殿[ ]
⑸湛蓝[ ] ⑹琉璃[ ] ⑺殿檐[ ] ⑻斗拱[ ]
⑼额枋[ ] ⑽蟠龙[ ] ⑾矫健[ ] ⑿御道[ ]
⒀鸣钟击磬[ ] ⒁罄竹难书[ ] ⒂檀香[ ] ⒃擅长[ ]
⒄镏金[ ] ⒅气氛[ ] ⒆迥然不同[ ] ⒇错综相连[ ]
2.[A级必做]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书上也做上笔记)。
⑴矗立:
⑵肃穆:
⑶迥然不同:
⑷井然有序:
⑸罄竹难书:
3.[A级必做]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从说明对象看,本文是一篇什么说明文?
答: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整体感知
1.[A级必做]通读全文,为段落标上序号,在书上圈画出下列句子。
⑴从天安门往里走,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就到午门的前面。
⑵走进午门……
⑶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⑷从保和殿出来,下了石级……
⑸从御花园出顺贞门,就到紫禁城的北门神武门,对面就是景山。
得出结论: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2.[A级必做]通读全文,划分层次,归纳大意。
第 1—2段:交代故宫的、、和。
第3—15段:大体按照游览参观路线,由向(填方位词)有详有略地介绍
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
第 16段:介绍景山并记述从景山回望故宫全貌之所见。
得出结论:本文采用的结构是
3.[B级]阅读第4-10自然段,探究下列问题:
⑴这部分在介绍三大殿时,采用了什么结构?
答:
⑵第5、6、8段分别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
答:
⑶第5、6段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答:
⑷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答:
第三环节——把握说明方法
1.[A级]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在书上也做上笔记)。
⑴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
14故宫博物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