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少年传染病手抄报征集活动
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广泛宣传传染病的防控知识,共同行动呵护青少年身体健康。通过手抄报的形式,使得广大青少年学生认识传染病,知晓传染病的预防,以达到预防疾病的作用,提升防范意识,同时增加应对传染病的能力。
二、活动组织
指导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承办单位:上海市学生活动管理中心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三、参赛对象:上海市小学生。
四、参赛周期:2017年4月1日前通过微信、网站发布大赛通知,5月31日截止接收参赛作品。
五、参赛主题
传染病防控。认识传染病、知晓传染病、应对传染病(知识点可参考附件内容)。
六、参赛方式
参赛作品要求排版合理,版面整洁,内容充实,文字书写需工整,色彩与文字搭配合理,形式新颖,主题突出。作品完成后,拍照或扫描成数码照片(请确保具有足够清晰度),然后用手机关注“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官方微信号,将照片和参赛信息(包括所在区、学校、年级、班级、姓名、指导老师和家长联系方式)上传。请于2018
年5月31日前将手抄报作品上传至主办方指定通道。
七、奖项设置
(一)参赛者奖项
按参赛者人数比例设置各级奖项数量:一等奖2%、二等奖5%、三等奖12%。对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
(二)辅导奖项
根据辅导老师辅导学生参赛情况,颁发若干辅导奖证书。
(三)集体奖项
根据集体组织参赛人数情况,颁发若干集体组织奖。
八、评奖周期
于6月20日前组织专家评选获奖入围作品,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在6月30日前向获奖个人和集体颁发获奖证书并展出获奖作品,网站、微信同步公布。
九、参赛须知
所有参赛作品组委会拥有出版权。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联系人:上海市学生活动管理中心:徐新;联系电话:64735119。
附件:传染病防控知识点
传染病防控知识点
一、传染病基础知识
1. 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感染性疾病。
造成传染病的病原体大部分是病原微生物,小部分是寄生虫。
2. 传染病的特征
(1)有特定的病原体,如病毒、细菌、衣原体、真菌等;
(2)有传染性,病原体能够在人群间或动物与人之间传播,从而造成传染;
(3)传染病的流行有一定的特征,如季节性、地方性等;
(4)人体在感染传染病并痊愈后,或多或少可以获得同一疾病的免疫力。
3.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任何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包括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传染源是指体内带有致病的病原体,并不断向体外排除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染源可以是病人、没有症状的病原携带者、隐性感染者、受感染的动物等。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体外进行传播,并侵入新的易感者的途径。常见的传播途径有经水或食物传播、经空气飞沫传播、经动物和昆虫媒介传播、经接触传播等。
人群易感性是指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的易感程度或免疫水平。对某种传染病来说,人群易感性越高,该人群抵抗该病的能力越差,人群易发生该传染病,且容易发生流行。
4. 传染病的一般防控措施
主要的原则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在学校里具体的措施包括:
(1)凭预防接种证明入学
(2)督促家长按免疫程序和要求完成儿童预防接种
(3)患传染病的儿童隔离期满后,凭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痊愈证明方可返回校学习
(4)健康教育
对学生及其家长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其防护能力和意识,养成勤洗手等卫生习惯。传染病流行期间,加强对家长的宣传工作
(5)日常性消毒隔离
按卫生部门要求,做好学校内日常性消毒隔离工作。
(6)按照疾病预防控制专业机构要求,配合做好传染病调查处置,负责落实本校内疫情控制措施, 每日疫情动态、控制措施落实等信息报送。
二、常见传染病
(一)流行性感冒
1. 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 流感的流行特征
夏秋季和冬春季高发,容易在班级、学校出现聚集性发病或暴发,当病毒变异后出现新病毒时,易发生暴发流行。
3. 流感的主要表现
发病急,体温可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至高峰,达到39-40℃甚至更高,伴有怕冷、头痛、全身乏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轻度的呼吸道症状,如咽喉痛、干咳,少数有鼻塞、流涕、腹泻等;
少部分人发病后易出现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
4. 流感的传播途径
近距离飞沫传播为主。病人在大声说话、咳嗽、打喷嚏时,流感病毒随分泌物和微小的飞沫排出,带病毒的飞沫漂浮在空气中,然后被其他人吸入,从而造成传染。
此外,带病毒的飞沫可以粘在病人的手上,当病人用手接触门
MICROSOFT WORD - 轩辕剑攻略无剧情---游民特攻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