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北平》课例
深圳菁华中英文实验中学王祖香
2014年10月28日
教学目标:在整体感知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品味课文的语言,进一步积累和掌握品味散文语言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品出课文语言特有的情感和风味,积累掌握品味语言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这些方法灵活地品味语言,品味时如何唤起学生的主体体验。
教学设想:
1、根据选修4《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第二课的单元训练目标来确立本文的教学目标。
2、根据选修课的特点,确立在老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形式。充分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3、本着让学生体验的原则,品味语言的作用作为重点。
4、因为本文是抒情散文,教师的的课堂用语尽量要文学性强一些。
课堂教学过程:
多媒体播放《故乡的云》歌曲,小声
师:中华民族有安土重迁的传统,中国人就喜欢呆在故乡。我们的祖先认为,一切事物都有返本归元的本性,鸟思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尺,叶落归根。所以在我们祖先看来,所有在外的游子,都会思念自己的故乡,思念自己的祖国。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漂泊异乡的老舍又是怎样思念他的故土北平的。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
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大约5—6分钟)
老师板书:想:想念
师:通过朗读,我们也许可以发现本文直接点明题意的语句是?
生(一致而又非整齐地):“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师:我们一起来将这一语句细细品味一遍。
生(品读)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思考:本文写了那些内容?文章的思路是什么?
(学生自读思考)
生1:写了三个部分内容:第一是对北平的记忆;第二部分是将北平和世界名都比较;最后部分是描写北平。
生2:第一部分(1—3段)是写作者爱北平;第二部分描写北平;第三部分表达对北平的赞颂。
师:(1—3段)写作者对北平的爱,(4—7段)写北平的特点,(8段)写思念北平。整体感知是必要的。[PPT:文章的思路与结构]
师:北平是一个怎样的城市?
生:古老的、繁华的。
师:提到北平,你们想到的是什么?
生:糖葫芦、胡同、四合院。
师:确实,北平是个多姿多彩的城市。在那里,有宏伟的故宫、巍峨的长城、富丽的颐和园和温馨的四合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在老舍的心中,他魂牵梦萦的故土又是如何呢?请看4—7段。
点评:欲擒故纵,先放后收。这一纵一放,有利于学生对作者笔下的北平形成心理反差,自然会激起为什么这样写的疑问与兴趣,为什么后面的教学张了本。
(学生阅读4—7段)
师:提示一下,这几段文字是写北平的特点,为什么要写巴黎等其他城市呢?这几段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比突出北平的什么特点。
生1:北平又热闹,又安静,它在认为之中显出自然,有文化气息,又有较多的土产。
生2:像温和的香片茶,有空闲的地方。
师:还有“接近自然”。
师:北平与巴黎比较,突出北平的什么特点?
[PPT:空而不旷,动中有静]
师:另外一个重要特点是:人为之中显出自然,请找出体现这个特征的证据。
生:人为的:建筑。自然的:空旷的地方,西山,北山,树。
[PPT:人为之中显出自然]
师:下一个特点是花多菜多果子多。花是平常的花,菜是新鲜的,水果也是十分普通的。拿带霜儿的玉李与美国包着纸的橘子比,目的是什么?
生:美的玉李新鲜而自然。
[PPT:
《想北平》课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