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之三:兵教兵.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之三:兵教兵
在洋思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兵”教“兵”的动人景象。这是洋思人在“后教”这个环节上,通过长期实践摸索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法”:针对学生在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
这是一堂化学课——“化合价”,学生在自学之后,教师出示检测题:标出氯化钾、氯化镁、铁、氢氧化钠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四个学生板演,教师则在下面巡视,了解学生做的情况。几分钟过去了,教师鼓励学生:“看看板演的同学有没有错误的地方,有的话请上来更正,并署上自己的名字。”课堂上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争着上去改正错误。对铁的化合价到底是多少产生了3种不同的意见,+2,+3,0。教师在评到这道题时,让他们分别说出理由,写“0”价的学生回答:“我认为他们说得都不对,因为铁不是化合物而是单质,而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价。”教师进行表扬。在活跃而热烈的讨论中,教师不费一字一句,不会的学生理解了,会的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向不会的学生做了清楚的解释,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洋思的"兵"教"兵"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还更多地体现在课后。洋思的学生中,学习"有困难的"比较多。在课堂上,这些学习的"困难户"对知识的理解往往很不充分。对这部分学生,教师在课后都要进行单独辅导。这样一来,教师的负担和压力都比较大。洋思的学生多半是寄宿的,平时学生生活都在一起,洋思人正是利用这一点,开展了"一帮一"、"兵教兵"的活动,让优秀生和后进生搭配坐在一起,结成"帮扶"对子。
初一(9)班的张春霞家里比较贫困,学习习惯不是很好。老师让班长、数学课代表和学习委员坐在她的周围,一起负责“补差”。刚开始学英语单词时,由于学不住,负责英语补差的学习委员利用点滴时间帮助她过关,还组织全班同学每人教会她一个单词。另外,班级成立助困组,每两个星期到她家去一次,看望安慰她的家人。她被深深感动了,各方面的表现都好了很多。冯璇是初三(1)班的插班生,刚进来的时候物理只有三十几分。教师帮他找了物理成绩较好的黄磊作他的“师傅”,“承包”他的学习。黄磊立即制定了“扶贫”计划,先让冯璇对学习产生兴趣,然后从学习的各个环节去帮助他。一堂课下来,黄磊会随时抽查课上的内容。一天下来,他们又会在一起回忆当天所学。天天如此,一段时间下来,冯璇的物理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兵"教"兵"、"一帮一"不仅有力地解决了"学困生"的问题,而且还促进了"学优生"的提高。"学优生"要想帮助他人,自己就得要充分地理解,学习上也有了紧迫感,还把自己理解的知识清晰地表述出来,这本身就是另一种提高。学者相长,这就是"兵"教"兵"的魅力。
之四:在“做”中学
让学生充分“动”起来,是洋思课堂教学的又一特点。在洋思,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自学——做。但自学并不只是单纯地看书,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投入到这些活动中,让他们亲身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这是一堂物理课:“什么是力”。唐月华老师为每桌配备了一组实验器材,有弹簧、木块、弹子、塑料尺、勾码、磁铁、大头针等,在引入环节,唐老师说:“下面我们来做一次竞赛,请大家充分利用桌上的器材,做有力存在的实验,比谁做得多,两分钟后汇报。”紧接着的竞赛环节中,学

之三:兵教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zhluyin1
  • 文件大小253 KB
  • 时间201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