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概述
太仓市作为全国经济发达、发展最快的县级市之一,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而太仓市现有蓄淡避咸水源地的原水供应能力仅为30万m3/d,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据《江苏省太仓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至2020年、2030年,/d。为满足城市中远期原水需求,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必须建设新的水源地。
拟建的新水源地位于太仓浏河口长江边滩上,水源地总容积为1742万m3,有效容积1427万m3;水源地面积约220万m3。工程等别为Ⅱ等,主要建筑物包含水源地围堤及取输水泵站,按2级建筑物设计。
取输水泵站合建于水源地内绿化隔离带上,长江取水规模为40m3/s,,装机4台,总装机容量约5000kW;,装机4台。长江进水钢管2根φ3600,单根长2674m,两根管端部各设置一个取水头,相距50m。
太仓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口南岸,是典型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全境地势平坦,,其中陆地面积537km2,()。
根据太仓气象站长系列资料统计,,历史最大年降雨量
(1960年),(1978年)。每年5月1日至9月30日为汛期。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870mm。
,。
长江口是中等强度的潮汐河口,潮汐性质属非正规半日浅海潮。一日内两涨两落。一涨一落平均历时约12小时25分,日潮不等现象明显。每年春分至秋分为夜大潮,秋分至次年春分为日大潮。随着每个太阴日潮汐的涨落,潮流的主流基本上为西北~东南向沿等深线的往复流。受径流和河床阻力作用,潮波变形比较显著,前坡陡直,后坡平缓,自下而上涨潮历时逐渐缩短,落潮历时延长,潮差递减。一般涨潮历时约4小时左右,落潮历时约8小时左右。年最高潮位通常出现在台风、天文潮和上游大洪水三者或两者遭遇之时。
长江口潮流在口外呈旋转流性质,口内因受河岸约束,渐呈往复流性质。潮流在进入口内之前,潮位和流速的时间过程基本保持一致,即涨潮流最大流速出现在高潮位附近,落潮流最大流速出现在低潮位附近。进入口内以后,水位和流速不再同步,存在一定的相位差。长江口地区潮流量大小随天文潮和上游径流大小而变化。两个半日潮总进潮量约60亿m3左右。南支无论涨潮量还是落潮量均大于北支。上游径流主要从南支下泄,南支河段落潮流占主导地位。北支河段自1958年以来已演变为涨潮流占优势的河道,开始出现水、沙、盐倒灌南支的现象。20世纪80年代北支倒灌南支程度有所缓和,90年代以后北支倒灌南支程度又有所加剧。
,,;工程区最低潮位-,多年平均低潮位-。
长江口地区全年以偏北风最多,风向NNW-N-NNE三个方向频率为30%,其次是偏东南风,西南偏西北出现频率最少,SW-WSW-W三个方向频率为6%。各季风向变化,4~8月盛行夏季风,7月SE-SSE-S三个方向频率达50%,11月至次年2月在北方冷高压控制下,盛行偏北风,NW-NNW-N或NNW-N-NNE三个方位风向频率在12~2月可达50%以上。1980~1996年引水船站风要素统计见下表。
1980~1996年引水船站风要素统计表
风速
风向
N
NNE
NE
ENE
E
ESE
SE
SSE
S
SSW
SW
WSW
W
WNW
NW
NNW
平均风速
(m/s)
最大风速
(m/s)
28
28
21
19
20
20
20
18
18
16
17
18
20
24
20
22
风频(%)
10
11
7
7
7
7
8
10
6
4
2
2
2
3
6
9
长江口地区风暴潮绝大部分是由台风所引发,较强的风暴潮灾害全为台风所致,具有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影响长江口地区的热带气旋平均每年2~3次,5~10月均可能出现,并集中发生在7~9月,占全年的90%以上。一次台风影响长江口的
太仓施工组织设计(改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