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古艺,启新思
【摘要】本文以较少引起人们关注的“小”装饰构建――悬鱼为出发点,论述了将其纳入现代装饰图形设计教学中的积极意义:不仅可以丰富此门课程教学,甚至美育教学,还可借古人设计悬鱼的理念,以小见大、触类旁通地运用中华传统设计理念改进当代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培养当代学生积极的设计素养、设计理念和原创能力。旨在让美育教学回归“立德树人”,实现知识、能力培育与价值观培育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悬鱼装饰图形设计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241-02
悬鱼是中国传统建筑悬山屋顶和歇山屋顶样式在搏风板中央交点处的一个构件。“目前有关悬鱼的最早官方记载见于唐高宗永徽二年颁布的《营缮令》”[1],“但其正式规范化、定型化于宋代。当前保存下来的悬鱼样式多类似于《营造法式》中描绘的造型”[2]。随着社会的发展,最初作为中原宫廷礼制建筑规范内容的悬鱼逐渐向南方、西南方扩展。随着越来越多读书人隐居生活,悬鱼也被用于逸士民宅上,出于对读书人的尊崇,老百姓纷纷效仿他们的住宅样式建造自己的居所,以至原本只有寺庙和皇宫贵族才能使用的悬鱼在民间一定区域内流行起来。
现今,悬鱼装饰构件的发展面临两大难题:一是作为地域建筑文化的符号特征,悬鱼已引起日本专家的关注并设有专门机构对此进行研究,而在中国的建筑史上却未曾开展过相关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保护的问题;二是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建筑形式在不断消逝,悬鱼装饰构件或消失不见,或逐渐失去功能性,这种情况下该如何发展的问题。将悬鱼纳入现代装饰图形设计教学,旨在既借鉴我国悬鱼美学特征对现代装饰图形设计教学的指导价值,丰富现代装饰图形设计教学;又通过对其设计理念的理解,由此及彼地提高学生的设计素养及设计以致用的能力。
古人设计悬鱼构件,首先考虑其实用功能:为遮挡搏风板中央接缝处缝隙以加固搏风板的整体强度及保护屋顶檩条挂枋端头瓦纹截面免受雨水侵害而设。其次也表达了他们的审美理想:一是注重具象与抽象结合的辩证思想;二是悬鱼构件的形态表现多维变形;三是图案纹样的构成形式丰富严谨。此外,悬鱼装饰构件还深含易经相生相克学说的思想,以及当时人们祈福、求财、愿喜的美好愿望。
2014年教育部关于改进美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发掘传统艺术资源,因地因校制宜,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3]。悬鱼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艺术资源,部分有条件的院校可尝试研究具有当地特色的悬鱼资源,创办符合学校长远发展的特色专业,增加办学优势。其他院校也可借古人设计悬鱼的理念改进当代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落实对美育教学的改进,保护中国传统的悬鱼文化。目前的装饰图形设计课程存在重技术、轻创造力培养的倾向。悬鱼具象与抽象结合的辩证思想、形态表现的多维变形以及创造性的组织形式,恰可弥补现代装饰图形教学这些方面的不足。
“‘悬鱼’表示居官清谦、不受贿赂”[4]。悬鱼构件的出现说明我们的先贤已充分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现代装饰图形设计教学也要使学生得到人格的滋养与涵育,进而推动悬
借古艺,启新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