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母亲节感想-母亲-.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母亲节感想-母亲

总以为历尽了世间沧桑,看破红尘,所以学会了文墨自慰;总以为自己锦心绣口,但一直用所谓的绚丽华章发无病之呻吟。今天是母亲节,听隔壁教室里正在召开“母爱”的主题班会,我突然想起,我何曾为母亲写过一点东西?
上次接到母亲的电话,将近夜里十二点了,我有点惶促,印象中母亲从没有这么晚给自己打过电话,以为是家里出了什么事。其实是虚惊一场,还是习惯的问候与关怀。我有点埋怨母亲无缘无故给我带来的“惊吓”,但既而为自己内心的石化而惭愧:我什么时候主动给母亲打过电话?什么时候关心过他们的生活?记得有一次,我跟妹妹说,有时间回去看看父母吧,我很久没有寄钱给他们了,不知道他们还有没有生活费。妹妹回答:如果等你提醒我们才回去,也许他们早就饿死了!一句话,让我面红耳赤,羞愧不已。
对母亲如此“忽视”,也许是因为我们总以为她还年轻,还能照顾自己。其实母亲已经很老很老了,老得只有满头的白发、满脸的皱纹、岣嵝的身躯、多病的身体。她是为儿女老的。为了我们,一辈子含辛茹苦,历经风霜,“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母亲身材很矮小,她能扛起一百多斤重的东西在村里人看来是一个奇迹,但她一直用她那羸弱的肩膀负起了全家的希望。她的肩膀扛过竹子,扛过木材,扛过禾苗,扛过稻谷……。幼小的我们从没有关注过母亲扛东西时的姿态,她会不会喘息?会不会流汗?肩膀会不会红肿?我们只知道,她用肩膀换回了家庭的开销,换回了我们上学的费用,乃至换回了我们今天的幸福。
母亲在城市里跟我住过一段时间,那时候母亲每天早早起床,去菜市场买菜。我很惊奇,不会说普通话的母亲是如何与人沟通的呢?母亲与我一起生活的日子过得并不安宁,那时她的儿子每天晚上都回来得很晚。儿子没有回来,母亲总睡不着,甚至心神不宁,坐卧不安。母亲后来跟我说,她每隔一段时间就爬起床到客厅看看,如果看到我的皮鞋已摆放在那儿,她才安心地去睡。这个秘密她几年后才告诉我的,她告诉我的时候,我一刹间泪流满面。
母亲还是回农村去了,她一辈子没有走出过村庄,一辈子没有见过城市的繁华,所以也过不惯城里的生活。母亲其实并没有这么矫情,她是有更“神圣”的任务去执行了。心系儿女一辈子的母亲,这时又情牵孙辈,回去带孙子去了。她一把屎一把尿地带大了我们兄妹四人,好不容易我们成家立业了,她又得忙于带孙子,一连带了四个孙子。这个过程我没有亲历,只是每次回老家看到,跟母亲在一起的,总是大小不一的小外甥、小侄子,还有他们的哭哭闹闹,当中的苦可想而知。这时候我又想起了一句诗:“羸羸老牯牛,默默数春秋;田里禾苗壮,一步一点头。”也许这是母亲形象的写照。
苦岁月,苦娘亲,一个“熬”字,足以概括母亲的一生。如今,总算熬到头了,家里的生活渐渐好了起来,母亲可以不必再为这个家操心什么。在我们看来,她应该是安享晚年的时候了。母亲却停不下来,忙碌成了她的一种习惯,休息一两天不用干活,她就闲不住。闲不住的母亲承揽了一个单位的卫生,每天早上准时去打扫院子,擦试门窗,整理办公室等,每次干活几个小时,月薪450元。每当我娱乐、宴请一掷千金的时候,我就想起母亲的这450元。也许母亲所“服侍”的这个单位所有职工都想不到,她有一个这么“出息”的儿子。每每看到母亲忙碌的身影,我就好心疼、心酸。
母亲老了,老了的母亲对孩子们添了一份牵挂,老人心里总是默默掐指盼望儿女的归期。我们每次回老家,母亲总是流露出与儿女们深谈的渴望,不是出于寂寞,而是渴望了解孩子们的生活世界,寻觅得以为我们操劳的地方,用以存放她的安心。但我们总认为与母亲没有共同话题,对于她的牵挂,我们做子女的,习惯以“嗯、哦、忙”来敷衍。我每年回老家的次数极少,但极少的行程里,我与母亲在一起聊天的次数屈指可数,甚至一起吃个饭在母亲看来也是一种“奢侈”。我习惯于应酬,很讲“义气”的我,回到家也同样呼朋唤友。不管每次应酬回家多晚,母亲总等着我回来为我开门,家里的灯一直亮着。我想,这一盏灯已经为我点亮了三十多年了吧。
曾经很煽情地为学生们讲解“子欲养而亲不待”,而自己却心如止水。总是行色匆匆,没有太多的时间陪陪父母,无暇顾及问候他们。直到有一天看到了一道算术题,我才蟠然醒悟。这道题是这么算的:假如你父母60岁了,按照中均寿命,再加上你的祝福,也许你父母可以活到80岁;你每年回1次家,意味着父母还能看见你20次!20次,你能想到你父母也许只能看你20次了吗?多么震憾人心的一道算术题啊!去年春节回老家,我总是目光专注,静静地注视着母亲的一举一动,我总希望把这相聚的美好时刻永远定格,不舍稍离。这时候我已深深明白,当我们在等以后,就已经失去了永远。
母亲节,我脑海中又浮现了母亲那双熟悉、慈祥、深邃、期盼与牵挂的眼睛,于是,伏案寄书,写下此文,谨以献给我

母亲节感想-母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dwiirh
  • 文件大小33 KB
  • 时间2018-07-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