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态
什么是态度
探究众多成功职业人士的秘诀,有一条惊人地一致,那就是积极的态度。积极态度是他们成功的最大资产。积极态度对职业成功有一种魔力,能够极大地改变一个人的事业和生活。积极态度能够带来个性、灵感、热情和创造力。
什么是态度
人力资源部的年终考核一般会包括三个方面:
(1)任务是否完成?目标实现与否?
(2)你是否胜任?你的能力、技巧如何?
(3)你的态度如何?包括:工作表现,是否敬业,能否主动提出建议,如何处理危机,与上司、同事的关系如何等等。
什么是态度
提到态度,有些人马上会想到的是对工作的态度,有些人想到的是对生活的态度,有些人则提出态度是一种对周围事物的感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可能都会有自己的看法。现尝试着做如下归纳:
(1)态度是对客观事物的评价性的陈述。态度是一种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评价,它描述的是:喜欢与否。
(2)态度是你向他人表达心情的一种方式。
(3)思想家认为态度是一种心态,是看待事物的精神状态。从思想根源上说,态度是一种精神状态。
(4)态度是心中一架无形的照相机,它会拍摄下你喜欢与不喜欢的事物。
如何理解态度
对于态度,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看法,那么,你如何正确理解态度这个概念呢?这里提供一种解释:把态度两个字拆开来,“态”字,就是心上大一点;“度”,就是度量,组合它们的意思,“态度”就是用你的心去度量你的心之外的世界(外围世界)。态度就是用你的心去度量你外围的世界。
我们对世界的度量是一种主观的评价,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评价标准,基于标准的不同,所形成的态度也是不同的;而行为是基于态度做出的,不同的态度导致不同的行为模式;你在评判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评判你。
在你用心度量外围世界的同时,你的行为结果也受到外围世界的度量;你所受的度量,反过来,会影响你对外围世界的度量。
如何理解态度
2. 态度的构成
态度由三要素构成,可用A、B、C三个英文来表示。
(1)C:Cognition,指认知。态度是你的内心持有的对外围世界的观点,它的形成基础是你对世界有所认知。
(2)A:Affection,指倾向。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对同一事物,每个人的认知可能都是不一样的。这种认知的不同,表现在行为上,就是一种倾向。
(3)B:Behavior,指行动。行动是态度的表现。
态度是行为的出发点。本讲的着重点不在于态度的本身,而在于关注什么是积极的态度。因为积极的态度是你创造美好人生的基础。那么,态度是可改变的吗?
如何理解态度
(1)对事物的看法。包括兴趣、经验、期望等。
(2)情景因素。态度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外在因素导致的。这包括两个方面:①时间、地点、环境等等,如阴天与晴天对人情绪的影响;②交流的对象,包括对方的语气、表情、动作以及言语里所传达的信息等等。
(3)人际关系。积极的态度和消极的态度导致的行为结果是不一样的。以笑为例,态度积极的人,笑容也是灿烂的;而有些人,你会觉得他笑起来皮笑肉不笑的。对于前者,你会还以真心的笑容;对后者,你可能会给他一个虚假的笑脸。
如何理解态度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认知是构成态度的基础,而认知本身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态度是可以改变的。一个职业人,必须做到两点:一是积极的心态,二是积极的行动。前者指的是你能够以成熟的心理,接受周围的世界对你的态度和行为;后者则指你须对别人表现出友善。
强调积极因素,抑制消极因素
下图四个箭头分别表示行为、个性、习惯和反应,它们是你向外围世界输出的东西。
调整心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