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王佐良的翻译观.doc


文档分类:外语学习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王佐良的翻译观
摘要: 王佐良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文体学家和英国文学专家。作为一位优秀的翻译家,王佐良一生翻译了许多知名的诗歌、散文等,同时创建了一套独特的翻译理论。他的翻译理论主要包括译者的文化素养、译文的文体、以诗译诗等。本文将以王佐良的译作为实例具体分析他的翻译理论。
关键词: 文化素养译文文体以诗译诗
王佐良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文体学家和英国文学专家,一生著作、译作丰富。一方面,他以英国文学研究蜚声文坛,曾支持编写五卷本的《英国文学史》,著有《英国诗史》、《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英国散文的流变》、《莎士比亚诸论》,并以其在英语语言、比较文学等方面的评论和随笔闻达于学界,著有《英语文体学论文集》、《中外文学之间》、《心智的风景线》、《论契合:比较文学研究集》、《照澜集》等。另一方面,王佐良利用有限的时间从事翻译理论研究和实践,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翻译理论著作有《翻译:思考与试笔》、《论新开端:文学与翻译研究集》。正如李赋宁说言:“他颇似柯尔律治称莎士比亚为‘万脑人’(myriad-minded)那样博学和多才多艺。”以下将从译者的文化素养、译文的文体、以诗译诗三方面分析他的翻译理论。

翻译与文化是一个大课题,在翻译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翻译界重视文化研究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的,王佐良于1984年接着发表《翻译中的文化比较》、《翻译与文化繁荣》两篇讲翻译与文化的文章,详尽论述了他有关译者的文化素养的观点。
王佐良认为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他必须掌握语言。他指出:“不了解语言当中的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5](p18)译者要掌握的社会文化到底包括哪些呢?“不是说一个大概的了解,而是要了解使用这一语言的人民的过去与现在,这就包括了历史、动态、风俗习惯、经济1基础、情感生活、哲学思想、科技成就、政治和社会组织等等;而且了解得越细致、越升入,越好”[5](p18)。王佐良认为译者如果不了解语言所处的文化,就无法理解原文,这是他强调译者必须具备文化素养的原因。
至于文化对翻译的意义,王佐良认为目的语和原语的文化差异给翻译造成了困难,也给翻译带来了希望。翻译使文化交流成为可能,任何人都不能忽视翻译。“这不仅是因为翻译者的辛勤劳动才使一国的文化遗产能为全世界的人所用,还因为译者作的文化远比一般人细致、深入。他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

王佐良除在英国文学、英诗翻译上造诣非凡外,在文体学方面也硕果累累。他最早从文体学和文化比较的角度论述翻译问题,给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处还不十分活跃的翻译理论研究带来了新气象。
“语言要适应社会场合”[5](p10)。王佐良提出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地位的人说话有其特定的词汇、语法、语气的特点,由此产生了三个概念。一是语域(register),即某一社会集团(例如从事同一职业的人)在特定社会场合(例如讨论本行业的技术问题)下所用的词汇、句子结构等;二是语类(varieties),即科学、商业、体育、宗教之类的文体;mon core),即各语类各问题都必须用,而且在任何一类、一体中都用得最多、最广的基本词汇、基本句型等。王佐良尤其强调最后一点
——“共核”,他认为:“从实际运用上讲,没有人能

论王佐良的翻译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ng_zhiguo0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