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关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矛盾调处
2010年一号文件指出: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切实解决好农村征地、环境污染、移民安置、集体资产管理等方面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强农村法制教育,畅通农村信访渠道,引导农民群众依法理性表达合理诉求、维护自身权益。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利益分配格局多元化,使得正处在社会整体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呈现多样化。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正面临新的局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不健全,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要求紧迫;因而,使得关系民生基本问题的一些社会矛盾都特别地突出起来,尤其在农村欠发达地区人民内部矛盾突出,呈现出来信来访、聚众越级上访增多等现象。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因此,正确化解农村矛盾,从源头上妥善处理好来自农村的信访问题,对于提高整体信访工作水平,促进新农村的发展和稳定,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村信访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我们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认真贯彻毛泽东同志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指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源头上抓好农村信访工作,正确化解农村内部矛盾,不断夯实农村稳定基石,全面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一、加大工作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力解群众实际困难
城乡一体化,必须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就业的基础是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了,经济实力增强了,才能为失地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使他们安居乐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合理协调分配差别、城乡差别、区域差别等社会差别。一要大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各级政府要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乡镇企业发展、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大量的工作,努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别、地区差别。二是继续关心支持群众生产生活。要突出抓好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安排上要倾斜,资金投入上要加大,切实加强贫困村“五通”建设,不断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要时刻把解决农民温饱问题放在首位,加大扶贫攻坚力度。三是要切实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多方筹建资金,支持农村义务教育、乡村道路建设、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从源头上减轻农民隐形负担。四是切实关心弱势群体和灾民的生产生活。要积极争取,多方筹资,帮助弱势群体和灾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要加快农村养老、敬老事业建设,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五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和发展适度规模的劳动密体型企业。六要加快市场建设,吸收更多的失地农民从事二、三产业。
二、改进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农村信访工作能不能做好,能不能取得成效,关键看广大干部是否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团结群众、发动群众。为此,我们必须大力改进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的鱼水深情。一是要狠抓干部学习,不断提高干部思想认识。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寻找差距、摆正位置、强化素质,明确责任,做群众知心人、贴心人和当家人。二是要狠抓干部管理,理顺党群干群关系。对于
领导论文:时刻关注城乡一体化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