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
摘要: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就是指为满足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需求,分别采用价值工程、多方案比选、设计方案招标、限额设计、设计优化、施工招标等方法,对建设工程在实施的各个阶段发生的费用进行控制。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立足于事前控制,强调在决策和设计等项目前期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性。
关键词:工程造价;价值工程;限额设计;造价控制
一、研究工程造价控制的意义
一个建设项目,通常需要数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资金,风险大。项目建成以后能否盈利,能否达到预期目标是每个出资人非常关心的问题。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长,生产要素价格变化频繁,使得工程建设项目的造价复杂可变。这时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想有效地控制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提高项目的投资效果,则必须进行事先、主动且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工程造价控制,即从项目决策、投资估算、设计阶段的概算,到实施阶段的承包合同价和完工后的竣工决算,并要求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工作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
二、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是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80年代完善起来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工程造价缺乏竞争性和活跃性
由于受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及建筑业自身特点的影响,我国现行的工程计价体系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和下令定价色彩,尽管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制订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调价政策,但是都未取得根本性的突破,造价行政主管部门多为直接式服务,采用政府定价,因而造价缺乏竞争性和活跃性。以施工企业自主定价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为特征的工程计价体系有待建立和完善。
(二)造价控制重施工轻设计
多年来,我国的建设项目普遍忽视了项目建设前期阶段的重要性,造价控制的重点主要放在项目建设的后期阶段甚至在工程决算阶段,因此经常出现投资超限的现象。有些项目甚至在建成后投资大幅超过计划,从而形成了大量效益不好的工程。近些年来,国际上发达国家对工程投资的要求是事前预控、事中控制。而我国传统的做法是把造价控制重点放在施工阶段,在客观上造成轻决策重实施、轻经济重技术、先建设后算账的后果。造价多为事后算账,依附于建筑设计师,被动地反映设计和施工。
(三)工程造价咨询机构不健全,工程咨询业发展还不成熟
有的地方虽已建立咨询机构,但没有充分发挥出工程造价咨询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普遍实力薄弱,规模偏小,技术力量不强,改革也没有完全到位,还无法应对市场的变化和竞争。工程造价咨询业发展中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受主管部门的制约,不能公正地进入社会;基础差、素质低、单一从事编制工程预算业务、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行业管理体制尚未理顺,存在行业、地区、部门垄断封锁的现象,严重地阻碍了公平竞争的发展;行业服务规范和制度建设急需与国际接轨。
(四)高素质的工程造价技术人才严重不足
目前取得工程造价师资格的专业人才不多,高级专业人才就更少。有的虽已经取得执业资格,但无工作实践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综合素质不高。在造价师从业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在岗无证,有证无岗”的现象。工作内容依然是单一的,多在主管部门及领导的主观意志指令下工作,因而工作服务领域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投资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取得造价工程师资格的人数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要。迫切需要一大批为项目投资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的高素质综合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
(五)高素质的设计人才严重缺乏
目前,从事建筑设计的人员是很多,但是明显从业素质不高,设计出来的图纸质量和效果很差,错误百出,经常建施图与结施图相矛盾,套图行为严重,把以前设计过的图纸拿来就用,图纸中详图还经常缺少,引起设计变更,耽误施工进度。
(六)高素质的监理人才匮乏
在工程中,监理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因为监理要检查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规范,从而也影响着施工进度。而现在大多数监理没有真才实学,在建设过程中,监理受贿,如果没有足够的好处,监理就说质量不合格,要求整改,从而耽误工期。
(七)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尽管我国已制定了与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仍不够健全,奖惩制度不明显。特别是加入WT0后,我国的法律仍然存在与WT0组织有关法律不符的地方。
三、控制工程造价的措施
(一)全过程工程造价的控制
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即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招标阶段、工程发包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竣工阶段都关系到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统计资料显示,在项目决策阶段及设计阶段,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为30%-75%,而
浅谈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