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标及考点展示
(一)课标要求
1、了解明代内阁、清代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概述明清时期农耕经济发展的表现,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3、列举李贽、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4、知道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学与绘画成就,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二)广东考纲
1、考点1: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2、考点2: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3、考点3: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4、考点4:明清科技与文化的发展。
第四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彷徨——明清(1368—1840)
二、考点分布统计与命题趋势分析
(一)近五年广东卷考点分布统计
二、考点分布统计与命题趋势分析
(一)近五年广东卷考点分布统计
(二)考情分析
1、从考查内容看: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兼顾;
2、从考查形式来看:以选择题为主,或作为主观题的某一问;
3、从分值分布来看: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部分较均衡。
(三)考情预测
从命题趋势来看,重要概念、史论结合的材料性题目仍是考查重点,所以应加强对一些重要概念(如内阁、军机处、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的复习和理解,掌握一些重要史料,强化对材料性题目的训练。
三、通史整合:阶段特征
(一)整体特征:明清时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
1、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但封建制度逐渐衰落;
2、经济上:农耕经济高度繁荣,但仅是量的增加,未发生质变;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但力量微弱,受到重重阻碍、发展缓慢;
3、思想文化上:思想领域出现进步思潮,但程朱理学仍占统治地位;科技、文化领域取得众多成就,但逐渐落后于西方;西学东渐,但影响甚微。
三、通史整合:阶段特征
(一)整体特征
(二)具体表现(参考《导学案》第18页)
【精讲精练】1、(2015·四川眉山一模·3)下面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史》(高中版)”部分目录。征集到部分修改意见,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①带有明显阶级斗争烙印,应该删除部分子目
②资本主义萌芽是史学争议话题,根本不存在,应慎选
③增加社会生活和习俗,以利于全面了解明清社会风貌
④增加同时代外部世界演变的史实,形成历史的整体和全局认识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B
四、重难点突破:
(一)明代内阁与清代的军机处(《导学案》第19页);
【精讲精练】2、(2015·重庆一诊模拟二·3)赵翼《檐曝杂记》载“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处,儤直(官吏值勤)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出于是矣。”这说明清朝( )
A
四、重难点突破:
(二)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特点及其影响(《导学案》第18—19页);
(三)中国古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主要方式(《导学案》第19页);
【精讲精练】3、(2014年·江门一模)中国古代实行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约体制,它包含两种专制模式,一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二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下列选项包含这两种专制模式的是( )
;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
“中外朝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
;明朝设置内阁制
;清朝设立军机处
C
四、重难点突破
(四)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原因、目的及评价(《导学案》第19—20页);
(五)明清时期“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目的、原因、表现及评价(《导学案》第20页);
(六)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的比较(《导学案》第21页);
▲注意:明清时期的经济政策对内表现为重农抑商政策,对外表现为闭关锁国政策,所以两大政策乃一体之两面。
【精讲精练】4.(2015·湖南岳阳一模·9)清朝初年,为了对付郑成功,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沿海居民内迁,“寸板不许下海”。台湾统一后,清政府部分开放海禁,允许沿海居民出海贸易……但从康熙五十六年开始,再度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除保留东洋贸易外,对南洋各国,只允许外国人来华,不许中国人前往贸易,从此,清朝闭关自守的政策正式开始。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东南亚贸易往来
A
高三历史赵俊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