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唐诗的人生境界.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唐诗的人生境界
强成江
全唐诗》是在康熙年间,汇集全国的学者,编了一部《全唐诗》,目前最新的统计数字表明,《全唐诗》已经达到了5万多首。
唐诗大家很熟悉,对我们最熟悉的唐诗,是不是我们每个人真正地了解呢?比如说,王之涣,大家很熟悉,他现在保存下来的诗只有6首,最有名的诗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20个字有没有生僻字?没有,大家都能读懂。意思很简单。我们现在教育孩子,要有境界,要得多学习,多学得知识,你想过没有,看上去很简单的诗,我能不能写出来?李白的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多简单,简单得都不费力气,你能写出来吗?一般我们写出来,一看是打油诗了。
你发现没有,唐诗很简单,文字和语言是非常简单和通俗,但是意味深长。这么简单的诗,能流传1000多年而且被反复吟诵,也不觉得过时,反复回味,意犹未尽,这是什么原因?
我讲课喜欢用一个比喻,唐诗就是像我们使用的一个很小的U盘,5万多首的唐诗,就像U盘一样,平时就是这么小的一个体积,接入电脑,能量就释放出来了。李白的诗不就像一个被压缩了的文件吗?每一次释放都有不同的答案和境界。我想,唐诗看似简单,但是,我们还需要对他进行更深入的认识和解读。我们今天给大家举的一些例子,都是最简单的诗,我们要从最简单的地方,剥出他的新意来,我们一步一步看,就知道这个诗是怎么来的。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小学生都会背的诗人,“城阙辅三秦,……”,大家会说,这首诗你不用讲了,里面有最有名的两句,“海内存知已,天涯共此时”,里面有一个杜少府,这个官相当于咱们现在的办公室的主任都不到,王勃当时送杜少府到四川成都的时候,写的这首诗。一般的讲,唐人写诗,写出这样的杰作,一定是个老朋友,比如王唯,写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
“西出阳关无故人……”。李白和杜甫两人见面以后,杜甫的诗集里面有20多首诗是怀念李白的,李白的诗是有四首写到了杜甫。
凡是关系比较密切的人,他的名字在他的诗中会反复的出现。这个杜少府,王勃不但不知道他的名字,而且在王勃的诗中只出现了这一次,我们在想一个问题,这首诗是怎么写出来的?为什么王勃碰到了杜少府就能写出了这样的句子?什么是宦游人?为什么说“无为在歧路?”。杜少府是没法考察了,我们只有从王勃入手,王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大家知道,唐代初期,有四位有名的诗人,王勃,杨迥(从军行,诗内容略),卢照邻(长安古意,诗内容略),骆宾王(再寓咏蝉,诗内容略)。杨迥,他说我宁可做一个军队里的连长,也不做一个诗人。我的意气跟天地一样对等,伟大啊,那么旷达的世人们,他们对自己没有忧患。骆宾王的诗,秋风太大,叫得再响,别人也听不见,我就像这个蝉一样,现在在监狱里。这三个人都有共同的特点:第一,想要报国,第二,怀才不遇。但是,这跟王勃的诗有什么关系呢?
王勃是送朋友,那么我们就说,这四个人之间有一种密切的关系,我们得了解一下,王勃,卢照邻,骆宾王,杨迥他们都是什么性格的人?他们交的朋友都是什么样的人?我们推而论之,来看看杜少府跟他们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能引发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这样的诗句?是不是和我们理解的一样?离别很舍不得走,是不是这样的简单呢?我们的回答是通过分析,通过他们这些人的事迹和记载来分析。
王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大家知道,王勃去世很早,有人是认为是24岁,有人说27岁,还有人说是14岁。不管怎么说,肯定是夭折。我们想想,能写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这样的诗句的人,总该是个知书达礼,有礼貌,有品德,有情操的人,肯定是个好小伙,社会的典范。我们来看看,在《旧唐书文苑列传》中说,“勃六岁……”,唐高宗有一个儿子,叫配王,听说他的才华出众就把他弄到皇宫中,给他当文学助手,配王和雍王斗鸡,王勃就给配王写了篇战斗的檄文,这是游戏之作,被唐高宗看到了,很不高兴,认为是挑拨王子之间的关系。所以他就被赶出皇宫了,这说明什么?第一,说明他才华很高,第二,还是年轻,没有正式头脑,只顾城逞强忘记了自己的地位。
王勃这个人,在去世的时候已经创作了几百篇的文章,同僚、同事都很嫉妒他,在官府里面负责杂役的人,一个叫曹达的人,王勃跟他关系很铁,但是这个犯了罪,王勃却窝藏了他,这当时叫做“窝藏罪”,这说明王勃这个人是有江湖义气的人。但是,他的江湖义气坚持的时间不长,又把这个事泄露出来了,替官府把曹达杀了。这事暴露了之后,本来应该判死刑的,正好赶上天下大赦。他的父亲也因此受到牵连,被贬到河内。王勃为什么会早亡?是因为他去看他的父亲,回来的时候遇到海难,死的。
这时候我们对王勃有一个印象,好像人品不是那么高洁,江湖的义气也不怎么样。
再说卢照邻,十多岁的时候文章写的很好,唐高宗的另一个儿子,把他弄到皇宫里,当他的

.唐诗的人生境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1188830
  • 文件大小46 KB
  • 时间2018-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