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正是可人天
我师简介
刘敬,安徽怀远人,现供职于芜湖市第四十三中学。平日,喜读书,爱写作,迄今在《中国教育报》《文汇读书周报》《羊城晚报》等百余家报刊发表散文、随笔、书评等近三十万字,部分作品先后被数十家报刊、网站转载,入选《2009年值得中学生珍藏的100篇散文》等多部丛书,并多次荣获各级各类征文奖项。辅导学生作品数十篇,发表于《新民晚报》《芜湖日报》《安徽青年报》等报刊。
创作感言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每个人都有他活在世间的快乐理由,我的快乐,就在于笔落心田,敞开心扉,文为我思,记忆的碎片,生命的断章,岁月的印痕……在人们业已熟视无睹的世俗荒园中总有一枝两枝含苞带露的花儿入我眼底,然后流泻于笔端。
生于乡村,居于乡村,我热爱着乡村的一草一木,还有那些纯朴、可爱的孩子们。我以生活为“圆心”,以感情为“半径”,记事抒怀,绘人描物,爱憎全凭他人说,我只乐得笔落心田勤耕耘!
我话我师
刘老师是我们的知心朋友,从来不摆老师“范儿”。他以自己的满腹诗书引领我们遨游语文广博精深又奇妙的世界,令人敬服。
——八(1)班方莹
课上,老师幽默诙谐,妙语连珠,让我们在笑声中增智长慧;课下,老师又像是一位“故交”,苦口婆心,刚柔刚柔相济,他的字,他的文,都是我们的典范。
——八(1)班桂芳
玉簪花开,秋风乍起。那令人慵懒如猫、百事荒芜的漫漫长夏,终于,还是走了,悄无声息地,就像一个闯下大祸而愧疚盈心的孩子,忽地转身跑远。无怪乎郁达夫先生会挥毫而赞: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是的,“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新秋,总是招人喜欢的吧。
老杜诗云:“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虽说蝉鸣高树,依然声嘶力竭如盛夏,但不管怎么听,都夹杂着丝丝缕缕大势已去的悲与哀,更像是孤注一掷的赌徒,再怎样的喧嚷叫嚣,也唤不回昔日的无限风光了。毕竟已是初秋,是“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的初秋。想想,酷暑炎夏,烈日熏蒸,又有多少人会贪之恋之?即便是那些丝裙曳地或短裙炫目的美眉靓妞,她们似亦更愿意在微凉的秋风中一展身姿,翩然而舞,却暗憎溽汗湿颊毁淡妆的无情之夏!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窃以为,汉武帝刘彻的《秋风辞》实非初秋之写照。《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虽有梧叶知秋先落,有繁花无奈早凋,但大多数的草木庄稼,却值繁茂生长的冲刺期。到田野里去看看吧:大豆结荚,粒粒丰满,不输新婚妇人;玉米抽雄吐丝,坚挺壮硕,赛过村夫力臂。棉桃颗颗绿意正浓,甘薯个个膨胀欲出,中稻片
清凉正是可人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