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转眼黄花看发处,为嘱西风,暂把香笼住。待酿满枝清艳露,和风吹上无情墓。回首羊城三月暮,血肉纷飞,气直吞狂虏。事败垂成原鼠子,英雄地下长无语。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孙中山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庄子》:“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碧玉,坚贞、刚烈。
黄花,文学上专指菊花,它傲霜节操,千古同赏。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作者介绍
孙中山先生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于香山市(今中山市)翠亨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不治,逝世于北京。
主要经历
12岁到檀香山读书,17岁时回国。
1886年至1892年先后在广州、香港学医。毕业后,在澳门、广州行医,并致力于救国的政治活动。
1894年上书李鸿章遭到拒绝,遂再赴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
1905年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系统地提出其三民主义思想,并与保皇派进行了激烈的论战。
1895年至1911年策划多次反清武装起义,屡遭挫折而斗志弥坚。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得到各省响应,导致清朝专制统治的覆灭,是为著名的"辛亥革命"。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