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根在沃土——我的专业成长之路.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根在沃土——我的专业成长之路
杨立民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根在沃土——我的专业成长之路》。人们常说“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学校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共同乐园。回首30年的专业成长之路,我仿佛是一棵小树,在学校的关怀培养下,逐渐成长起来:由一个初出茅庐的学生成长为一个奋战一线教师。其中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深深扎根在小学教育的这片沃土之中,小学教育的大环境为我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另一方面是因为我深深知道,一棵生长在非名校土壤中的小苗,要想成长为大树,就需要主动地把根扎得更深、盘得更广,寻找更多适宜于自己成长的肥沃土壤。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谈谈我的专业成长过程以及成长中的反思。 
一、科研:突破成长的瓶颈
     1986年,我中师毕业。被分配到了一个偏僻农村中学。由于我所任职的学校规模小,没有平行班,没有大学校那种激烈的班与班之间的竞争,教师的工作更多的是靠自觉和内在的动力。在这样的学校环境下,只要踏实肯干,即使你是初出茅庐的教学新手,你的成绩也能得到学校领导的认可。1988年,工作仅两年,我被评为学校先进教师;转年,我被评为教育局先进教师。这标志着我已经从教学新手成长为合格教师。但这时,我遇到了我成长中的第一个瓶颈——日复一日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已渐渐磨灭了我作为教师所拥有的工作激情。下一步该如何发展呢?毕竟我的工作还没有完全得到上级领导和专家的认可,距离骨干教师、名师,也还有一大段距离。此时的我犹如一粒已经发芽的种子,急需冲破覆盖在头顶的那层薄薄的土。于1990年的春天我走进了生铁中心学校,这所我向往的学校,因为在她建设初期,看着高楼一步步盖起,我就对这所学校情有独钟。随后加入了教科研的队伍,初期我真的
很茫然,连科研是怎么回事都搞不清。1995年我开始了市级课题“六步教学法”的研究,在两年多的实验中,我的课堂教学能力不断提高。2000年后开始课题《素质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课下认真学习,课堂刻苦钻研,班内学生的数学能力及素质明显提高,多次受到校领导的好评。这更使我明确了努力和奋斗的方向。几年实验下来,我真切感受到了教师劳动的“多重收获”。一是收获师生真情。来到中心学校工作这些年来,我带了一批又一学生,多个日子,我和学生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起欢笑。二是收获科研成果。去年承担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讨与研究,效果良好,受到领导表扬。学生水平明显提高。这些成绩给我更大的发展动力和信心。几年的教育科研,我深深知道教育科研成为我突破专业成长瓶颈的第一推动力。
     二、读书:滋养心灵的根脉
随着课题研究领域的扩大,我逐渐发现我的知识储备明显不足,知识结构也不尽完善、合理。于是,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长期不间断地读书,成为滋养我心灵根脉的高级营养液。养成的阅读习惯,使读书“像呼吸一样自然”,成为了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需要。我时常把书放在提包里,随时随地展卷,随时随地记录。工作十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广泛阅读教育教学论著,关注小学教育教学的最新动向和趋势。我每年都花二、三百元钱自费订阅《初中数学教学》《中小学数学教与学》等四五种教育报刊。学校办公室以及我家的书柜,甚至我的床头、枕头旁都是书,这些教育教学论著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出于课题研究的需要,我购买收集的。这些书一方面促进了我的课题研究

根在沃土——我的专业成长之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unlai783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8-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