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
如若你来到北京,漫步在后海宋庆龄故居,会发现院子里有两株缀满白色小花的明开夜合树。那是在三百多年前的明珠府里,由一位少年公子亲手栽种的。也许,提及他的名字,并非所有人都会知晓。但若随便拈起他笔下那些哀婉动人的诗句,大家必定耳熟能详――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一往情深深几许”、“当时只道是寻常”……
这些美丽的诗词拂去岁月的尘埃,依旧流传至今,熠熠生辉,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那么,在诗词背后,又究竟隐藏着怎样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这一期,让我们走进千古伤心词人――纳兰性德的悲情人生。
不是人间富贵花
纳兰性德在《采桑子?塞上咏雪花》中写道:“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这句是说雪花待到牡丹、海棠这些人间的富贵之花全部凋谢之后,才在刺骨寒风中轻悠悠地以纯洁姿态洒向人间。
很显然,纳兰是自比雪花,并说自己“不是人间富贵花”。可偏偏人间所有的富贵繁华都随着他的出生,套在了他的身上。
顺治十一年腊月十二日,正是银装素裹的隆冬时节,纳兰恰如一枚纯白清幽的雪花,悄然绽放在明珠府。这明珠府的主人正是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
“纳兰”这个美丽的姓氏可非同小可,满语“纳兰”又译作“那拉
”,也就是我们更为熟悉的“叶赫那拉氏”。
提及满清姓氏,还有另一个大姓,那便是“爱新觉罗氏”。而纳兰性德的母亲正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爱新觉罗氏。
父母佩金带紫的尊贵身份已然风光无限,可翻开隶属正黄旗的叶赫那拉氏族谱,那才是更加重量级的龙血凤髓:纳兰性德曾祖父是女真叶赫部首领金石台,金石台的妹妹孟古公主,便是嫁给努尔哈赤并生下皇太极的慈孝高太后。换而言之,纳兰曾祖父和康熙曾祖母是亲兄妹,纳兰与康熙便是表兄弟。
我是人间惆怅客
纳兰性德因生于腊月,被人昵称为“冬郎”。他过目成诵,饱读诗书,更为难得的是,他可不是只会舞文弄墨的柔弱公子,当别人家的孩子还在学步时,小冬郎早已在骑射上展现出非凡天资。
待到他十七岁那年,上的是当时最好的学校――太学,更受到相当于现在大学校长的国子监祭酒徐文元的赏识,而且还推荐了一位让纳兰性德受益终生的好老师,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徐乾学。
在太学诗书礼仪的熏陶下,纳兰性德已长成一位满腹经纶的翩翩公子,到了十八岁,他参加顺天府乡试,并不负重望考中举人。举人之后还要考进士,可纳兰性德却在十九岁那年因病没能参加殿试。
但也许这就是老天想要苦其心志,在接下来的几年中,纳兰性德更加发奋研读,拜徐乾学为师,且在他孜孜不倦的指导下,完成了一部惊人的巨著――《通志堂经解》。这部儒家经解丛书共1800多卷,囊括儒家经典140种。在搜读经史的过程,纳兰又将期间心得见闻和学友传述编纂成文,历经三四年,写成一部容纳天文、地理、佛学、历算、音乐、文学等广博知识的奇书
――《渌水亭杂识》。
时间的沉淀将纳兰打磨得愈发超群绝伦,在22岁那年,他再次参加进士考试,并以优异成绩考中二甲第七名。
出身贵胄,金阶玉堂。钟鸣鼎食,平步青云。年纪轻轻的纳兰性德就高中进士,又担任一等御前侍卫,成为康熙身边的红人。可这一切对向往闲云野鹤生活的纳兰性德而言,只是囚禁自己的金丝笼。
相比宦海沉浮、尔虞我诈,纳兰更愿将心思寄情于他最擅长

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qpkhvg37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