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
自古至今,房子都是讲不完的话题。居者有其屋并非易事。所以,杜甫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就连当了一辈子高级公务员的白居易,也是居不易的,50岁才在城里买了房。
白居易为什么不早些时候买房呢?说来汗颜,他小时候家里很穷,在写给好友元稹的《与元九书》中,白居易就毫不避讳地爆料:家贫多故,二十七方从乡试。虽然白居易的父亲做过徐州别驾,但他清正廉洁,既不贪污,也不受贿,所以白居易没有成为富二代,买房只得靠自己了。
白居易32岁考中进士后,在秘书省做校书郎,每月工资16000文,折合人民币大概8000元钱。这个薪水,不算低,但买房,还不行。一来他刚参加工作,积蓄不够;二来当时长安的房价绝对不比现在的北京上海低。
买不起房子,做个蚁族还是可以的。贞元十九年春,居易得长乐里故相》里面的一段话,真实地记录了自己当校书郎之后的居住情况:单位不安排住宿,自己又买不起房子,只好跑到长安东城的长乐里,租了已故宰相家的一个亭子住。这里的亭子并非我们常见的那种四面漏风的建筑,而是能遮风挡雨也能住人的场所。唐朝中后期,房租是相当低廉的。白居易租住的这个亭子,房租每月500文,相对于他每月16000文的薪水,算是便宜到家了。
等到白居易34岁的时候,他做校书郎已经两年,就想把住在安徽宿州乡下的老妈和大哥接到城里来享福。但是,那个租住的亭子除了白居易自己外,还有两个仆人,如果再加上两个人,就显得拥挤了。白居易又想到要买一个房子。
城里房子太贵,就到乡下去买房子。于是,白居易去了趟陕西渭南,花了半年的工资,在渭南农村买了一所房子。“家去省兮百里,每三旬而两入。”新房离自己的上班地点有上百里,每天回去是不可能的,只能每月回去两三趟。在马背上这么来回地跑,白居易很辛苦。
公元806年,36岁的白居易工作变动,调到陕西盩庢县(今陕西周至)当县尉。按照唐朝律法规定,地方官是不允许在辖区内买房的,要住在机关大院的宿舍里,如果宿舍住满了,就去外面租民房住。白居易此时还是单身,所以就住在机关大院的单身
白居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