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价要回归常识
教学是一个系统,其评价涉及到方方面面。
从对象来看,涉及到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
从相关媒介来说,涉及到对教材(教辅)的评价和考试试卷的评价。
从相关环境来说,涉及到一个班的班风、学风的评价,还涉及一个个学生的家庭条件、相关教育状况的评价。
从线性过程来说,涉及到状况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
从方式来说,则涉及到他评与自评、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共性评价与差异性评价等。
教学评价是一项不能简单定性定量的评价,因为教学的情况很复杂。
教学评价是一项不能简单看结果的评价,因为起点与过程同样可以产生作用与影响。
教学评价是一项不能简单看应试成绩的评价,因为应试成绩只能代表教学的某个方面。
教学评价是一项不能证明什么的评价,因为这不符合评价的方向与标准,评价在于导向、改进,在于建议。
教学评价是综合性评价,只评某一方或某一方面的评价,都属于不客观、不全面的评价。
教学评价经过这么一些年来的讨论与研究,按理来说,不应该作为探究话题来重谈,但现实却让笔者不得不再次提起笔来。
现在,很多学校的教学评价依然是高考(中考)定一切的单一评价。
现在,很多学校的教学评价依然是用来鉴别、甄选师生的不公正评价。
现在,有的学校,只要教师的教学成绩(特别是高三的几次大型诊断性考试)失败,就只允许分析教师的问题;若是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会认为教师在逃避责任,为失败找理由。若是分析班风、学风,或是考卷、教材问题,则会被认为为失败找托辞。若是纵向谈进步和谈班级差异,会遭人责问甚至嘲笑。
现在,有的学校,特别注重学生与家长评价老师,而往往忽视教师自身的评价。
现在,有的学校,教学评价说到底是成绩分析,不太重视学生的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的诊断。只
教学评价要回归常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