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的日本的灾后重建缘何深陷财政困局
关于的日本的灾后重建缘何深陷财政困局导读:1年3月11日14时46分大地震发生后,日本政府立即启动了灾害应急机制。地震发生4分钟后(即14:50),首相官邸成立了灾害策略室;28分钟后(即15:14),日本政府成立了“紧急灾害策略本部”,并于51分钟后(即15:37)召开第一次会议。此后,日本政府又先后成立了“震灾志愿者联系室”、“核能灾害综合策略本部”、“福岛核事故策略统合联络内容提要:在國家的宏观经济运转中,财政与金融犹如一驾马车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尤其当國家遭遇巨灾时,更需要财政发力,尽快修复灾难带来的创伤,拉动國家经济走出灾难。然而,面对东日本大地震时,日本的财政却因深陷债务泥淖难以自拔,反倒成了拖延灾后重建的累赘。如何破解财政困局,既是当前日本面对的迫切课题,也是长期困扰日本的“老大难”理由。日本缘何深陷财政困境,更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东日本大地震灾后重建财政困局
简介:张舒英,中國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
1002-7874(2011)04-0017-16
强震、海啸、核泄漏,三重灾害相叠加,亟须國家拿出有力的策略。然而,日本政府的策略却姗姗来迟,令朝野内外、举國上下皆感失望,以致引发了“倒阁”的政治动荡。其实,政府策略乏力的真正根源在于國库空虚,财政无力。日本严重依赖借债度日的财政状况,已不是换一届内阁就能解决的理由。
一震灾需求巨大,财政能力不逮
九级地震,世所罕见,接踵而至的海啸与核泄漏,更引起國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國际社会对日本的关注,已逐渐从震灾本身转向灾后重建和捉襟见肘的日本财政。
(一)震灾所需财政救助规模庞大
此次东日本大地震的严重性及其造成的损失,大大超过1995年1月17日发生的阪神大地震。强震引发海啸和核泄漏等次生灾害,共造成15547人丧生(截至7月10日),约为阪神大地震(6308人);截至6月30日,避难人口仍接近10万人。巨灾造成的房屋、,接近阪神大地震()的2倍,约相当于日本名义國内生产总值(GDP)%,%左右。
以往震灾后,日本政府均以补充预算的方式增加对灾区的财政援助,用于修建临时住所,整修道路、港口、上下水道、通信X络等基础设施。而此次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由于多重灾害相叠加,救灾和灾后重建遭遇前所未有的新理由,财政也面对着一些从未有过的支出项目。
1、严重的核泄漏事故。福岛核电站的发电机组堆芯熔化,放射性物质四溢,由此给周围居民和企业带来巨额的损失,赔偿金额尚无法估量。虽然赔偿核泄漏损失的第一责任者是东京电力公司,但是,当东京电力公司无力完全履行赔偿责任时,最终赔偿责任者是政府。至今核泄漏仍未得到有效制约,所需要的财政救助规模仍处于敞口状态。
2、部分基层行政组织近乎消失。在救灾和灾后重建活动中,起关键作用的本应该是基层行政组织。然而,巨大的海啸席卷了灾区一些基层行政机构的办公设施,也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致使基层行政的组织力消失,不得不由政府或者上一级行政机构代日本的灾后重建缘何深陷财政困局由优秀站..提供,。由此产生的财政支出是以往罕有的。
3
关于的日本的灾后重建缘何深陷财政困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