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民族舞蹈的特点
陈玲
中国每个民族的民族舞蹈虽然各不相同,但各民族的民族舞蹈都是通过舞蹈来反映它们本民族不同程度的民族心理、审美情趣、风俗习惯、居住环境、经济基础等文化现象。
例如:生活在草原的蒙古族、藏族、塔吉克等民族,他们都把鹰作为英雄的象征。但在舞蹈中塑造鹰的形象、形态、气质及营造气氛却各不相同。。藏族人民信佛,有天葬的习俗,他们认为鹰可以把死者灵魂带往天上,所以鹰在舞蹈中被赋予人性,具有高贵、。塔吉克族民族舞蹈中虽然也把鹰的气势神态,对鹰的崇敬羡慕心理融会于表演之中但节奏鲜明、风格别致,不论是鹰飞起及落地的跳跃,还是扶摇直上、由低到高的连续旋转,都显得无比轻捷、洒脱。所以说民族舞蹈有很强的民俗性、地域性、风格性。
常言道“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各自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色迥然不同。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与民族心理使同样的艺术形象有着不同的处理,不同审美观念显示出不同文化传统与艺术手法等。中国民族舞蹈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积淀古代文化、保留原始舞蹈的遗存、在民族交融中发展。歌、舞、乐三者结合使它具有独特的传承方式舞者在舞蹈进行中互相学习。即兴创作,在特定环境中,表现本民族的独特风格与思想情感一方面通过参加者的共同提炼使本民族的民族舞蹈更加完善,更具有生命力。其次中国民族舞蹈非常讲究舞蹈队形的排列与场面的变化。例如汉族秧歌群舞场面变化的图案就有百种以上每个图案都有一定名称、人数与套路。土家族的《摆手舞》,
“狂欢节”中有百个灯笼,千支火把踏着锣鼓乐,绕树起舞成一条龙状分为“单摆”、“双摆”。《摆手舞》的基本动律是“甩同边手”、低摆、稳重、雄健。
中华民族是在经过漫长的发展、融合中逐渐形成的,许多民族之间有着深远的血缘关系。在一些民族舞蹈中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兼收并蓄或形成新的形式。这是文化血缘的因素促进了中国民族舞蹈的发展与中国民族舞蹈风格的形成。
让学生的音乐灵性在合作参与中插上翅膀
李杨
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点,体现了学习的民主性和开放性,是提高主体学习效率、增强学习密度、拓宽学生情感交流渠道的重要形式。当前,在大力推进小学音乐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儿童潜能开发与个性差异;引导自主参与,培养创造能力”己成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基本保证。因此,要真正推行音乐素质教育,就必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允许他们有不同的想法。
一、建立合作关系,营造主动参与的氛围
在实施合作参与教学时,系统地利用师生之间的合作,生生之间的多向交往,多边互动作用来促进学生学习,试图以教学的民主性、合作性来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氛围。
音乐实践中,为了给学生开辟较为宽松的活动空间和环境,我把个人自学、同桌商量、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变传统的师生单向交流为师与生、生与生的多向交流等多种形式并存的“交往式”“自主式”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促使学生形成“主动参与”的行为习惯。根据教学内容,在座位排列上打破横成行、竖成列的“秧田式”有时排成了“马蹄”形、有时排成了“蜂窝
民族歌舞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