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案例分析的高职院校校园网络谣言治理策略
摘要:网络谣言给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挑战。本文从一起真实的校园网络谣言案例出发,分析校园网络谣言传播的主客观条件和特征,并提出加强立法工作、提高媒体的责任意识的外部治理策略和加强学生心理疏导和道德自律教育的内部治理策略。
关键词:校园网络谣言;治理策略;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7-0146-02
NIC)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网络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获取信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和交往工具。高职学生是网络上最活跃的群体之一,抢占网络宣传阵地,加强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是新形势下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强高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全新场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谣言也逐渐演变成一种较为常见的网络传播乱象。一些网络谣言造成了学生人际关系疏远、价值观念模糊等。这些问题都对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因此,高职院校加强网络谣言的治理,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了解网络谣言在校园内传播的原因和特征,为治理策略探索良方,笔者在浙江省4所高职院校中的每个学校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共计4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问卷387份,%。通过电话、QQ访谈了20名学生代表和5名教师代表,并在微博上广泛征集意见。
何谓校园网络谣言
《辞海》对谣言的解释为:“没有事实依据的传闻,捏造的消息。”百度百科对网络谣言的定义为:“通过网络介质(例如邮箱、聊天软件、社交网站、网络论坛等)而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的话语。”据此,笔者根据多年的网络管理经验,对于校园网络谣言做出如下界定:通过网络媒介在校园内传播缺乏事实根据或未经证实的、并在校内外造成恶劣影响的信息。
校园网络谣言案例分析
下面笔者将结合一起真实的校园网络谣言的案例来分析网络谣言在校园内传播的客观条件和特征。一天早晨,一个学生在人人网上发布了一条消息:“昨天一个同学被教室墙上掉落的瓷砖砸到了脑袋,陷入昏迷,被同学立即送至学工办,学工办的某一老师首先怪罪学生,你们的座位怎么能靠墙?掉下来怪谁。然后坚决让学生送到学校的医务室,怕事情闹大。各位同学,给自己爸妈打个电话吧,也许这个学校再这样下去就要死人了。”在短短一小时内,这条消息在人人网上迅速传开,同时在新浪微博转发近200条,并出现在了“1818黄金眼”、“都市快报”等主流媒体,全校多个班级QQ群都收到了这条消息,校园官方微博接到相关咨询信息达30条。学院办公室当天上午就接到媒体和家长的电话咨询。顿时议论纷纷,师生中有谴责该教师行为的,也有寻求事情真相的。
事情发生后,学院立刻调查了解情况,事后证实该信息是一条网络谣言。该事件真相是:学生被砸后,该教师立刻用自己的车迅速将学生送至医院救治,学生恢复情况良好。通过多方努力,当天中午就找到发布网络谣言的学生,了解情况后,原来该生并不是现场经历者,只是道听途说,加之对学院的不满,在网上发泄了一番。最后经过心理辅导教师的沟通交流和批评教育,该学生在网络上删除了信息,并在校园官方
基于案例分析的高职院校校园网络谣言治理策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