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15 道) 1. “五环改革”的重点包括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社会和谐化、价值先进花多元化以及生态文明化。 正确 错误 2. 我国经济发展将呈阶梯式下降态势。 正确 错误 3. 我国城镇化将延续快速发展态势。 正确 错误 4. 专家认为应该树立“人本工具论”的观点。 正确 错误 5. 一切转型的根本在于体制的转型。 正确 错误 6. 体制转型必须是由下而上的革命才能成功。 正确 错误 7. 专家认为中国的发展转型在“十二五”期间就能完成。 正确 错误 8. 今后我国与外部经济互动关系将进一步增强。 正确 错误 9. 未来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将由低成本粗放型工业化模式进入调整转型期。 正确 错误 10. 核心层面的转型升级将由“物本导向”升为“人本导向”。 正确 错误 11. 未来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将会加快。 正确 错误 12. 我国第二波转型是经济体制转型。 正确 错误 13. 专家认为未来几年最大的内需在于城镇化的发展。 正确 错误 14. 我们的社会将由区域协同向“板块碰撞”过渡。 正确 错误 15. 我们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经济转轨。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15 道) 1. 2009年中国台湾的人均GDP为()。 A. 10000美元以下 B. 10000-20000美元之间 C. 20000-30000美元之间 D. 30000美元以上 2. 讲座中提到的过去30年中推动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 A. 较高的企业管理水平 B. 高技术研发水平 C. 低劳动力成本 D. 资源的集约化应用 3. 讲座专家1988年提出了()发展战略。 A. 沿海开放 B. 四沿 C. 沿江开放 D. 沿边开放 4. 从总体上看,“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是改革进入()阶段。 A. 完成 B. 完善 C. 攻坚 D. 停滞 5. 人均GDP()美元是国际上划分低收入经济体与中等收入经济体的界限。 A. 1000 B. 3000 C. 6000 D. 10000 6. 中国发展转型第三波是()转型。 A. 社会制度 B. 政治体制 C. 整体发展模式 D. 经济体制 7. 根据IMF2009年的数据,中国大陆的人均GDP为()。 A. 1000美元以下 B. 1000-2000美元之间 C. 2000-3000美元之间 D. 3000美元以上 8. 结构层面的转型包括由工业为主向()的转型。 A. 商业为主 B. 产业协同 C. 金融主导 D. 科技推动 9. 2009年中国城镇化率为()。 A. % B. % C. 53% D. % 10. 经济、社会、环境制度改革的交汇点是()改革。 A. 税体制 B. 社保体制 C. 行政体制 D. 资源环境 11. 未来几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将向()拓展。 A. 基层改革 B. 多向度改革 C. 上层改革 D. 全面改革 12. 在人本主义方面,我们应抛弃人本工具论,树立()。 A. 人本价值论 B. 人本思想论 C. 人本实质论 D. 人本至上论 13. 全球城市化率2009年接近()。 A. 45% B. 51% C. 61% D. 82% 14. 根据联合为()。 A. 30%以下 B. 30%-50% C. 50%以上 D. 70%以上 15. 我国经济将由出口导向向()转变。 A. 内外联动 B. 进口导向 C. 内需主导 D. 节约消费 三、多选题(10 道) 1. 新创新战略包括()的协同推进。 A. 创新 B. 创意 C. 创造 D. 创业 E. 创富 2. 讲座专家提出的未来我国发展转型基本方略是()。 A. 人本 B. 绿色 C. 创新 D. 协调 E. 集约 3. 未来劳动关系调整的原因在于()的矛盾。 A. 劳动力成本低廉 B. 生产力 C. 工人发展性权益的要求 D. 生产关系 E. 生产技术 4. 发展型阶段的需求特点有()。 A. 多样性 B. 升级性 C. 可持续性 D. 广域性 E. 国际性 5. 未来结构层面的转型内容包括()等结构的协调。 A. 内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