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4课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学生活动
叙述九一八事变
(时间、地点、策划者、借口、经过)
比一比,看谁讲得清楚、明白、简洁!
一、日本的大举侵华活动
1、九一八事变
(1)背景:
日本方面:(根本原因)
中国方面: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全力
“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列强方面:欧美列强忙于应付国内危机,
无暇东顾;
(2)经过: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沈阳柳条湖附近炸毁了南满铁路的一段,然后诬称中国军队破坏南满铁路,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发动了进攻。
(3)结果:
①由于蒋介石推行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落入日军之手。
②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成立伪满洲国。
九一八事变
你知道吗
柳条湖
日本侵略者侵略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
学生活动
东三省沦陷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可也]。
[无论日本军队以后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 ————蒋介石在九一八以后秘电张学良
1932年蒋介石写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手令
(1).蒋介石----不抵抗政策
材料一: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说,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机器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个月就亡国了。”
——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材料二:政府现在以此案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以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力避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
——国民政府《告全国民众书》
材料三:1931年8月22日,蒋介石在南昌讲话说:“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材料四:1931年10月,国民政府秘使许世英赴日本谈判。许世英代表蒋介石声称:“如果日本能担保中国本土十八省的完整,则国民党可同意向日本……让出东北”。
请问:蒋介石不抵抗的原因有哪些?
蒋介石不抵抗的原因:
A、由于中国落后,日本先进,对战胜日本侵略者没有信
B 、依赖外援,幻想企国际社会的公正裁决
C 、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围剿红军
D 、主动让出东北,以取得日本对国民政府的承认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