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故事讲述五字诀
[摘要] 本文对0-3岁婴幼儿故事讲述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以及故事讲述的方法和原则进行了探讨,认为讲故事是家长应该掌握的一项育儿技能,通过富有情趣和教育意义的故事讲述,可以生动形象地再现故事情境,有助于婴幼儿语言开发、思维发展,并能更好地加强宝宝和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
[关键词] 0-3岁婴幼儿; 故事讲述; 育儿技能; 方法手段
我国对于学龄前儿童的教养习惯是宝宝满了三岁,只要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绝大多数的家庭都会选择把孩子送进幼儿园,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以期学得更多的知识,与小学教育衔接,同时也能更好地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而宝宝0-3岁之前,很多家长考虑到孩子太小,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再加上现在中国的家庭构成往往是祖孙三代五人同住的格局,小宝宝出世时祖父母至少会有一人已经退休,因此,0-3岁的婴儿多数情况下主要是家庭教养。
这样,如何让0-3岁的婴儿在家也能接受最好的教养,成为了三代五人格局家庭的工作重点。对于孩子的生活起居饮食等方面,爷爷奶奶自然是百般心思,不遗余力,我们只要看看各家宝宝那结实的小身体就可以想见他们的努力和成果。但是我们也知道,0-3岁的孩子年龄虽然小,但是在这个阶段他们完成了身体器官的成熟、发展的过程,从不会发音到能学会近1000个词语,从一个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可以说这就好比绘画,0-3岁阶段就是一个勾描轮廓的阶段,这个阶段基础没打好,对婴幼儿后面的学习和人生都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俗话所说的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这就使得家庭教养中的“教”越发的重要。如何对0-3岁的孩子进行教育,显然不是爷爷奶奶们可以完成的任务了,它更需要年轻的父母亲投入时间和精力,为宝宝的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在这个教育的过程中,为0-3岁的宝宝讲故事就是一种好的教育方式,因为听故事可以说是每个小宝宝都喜欢的活动,同时也是做父母的应该掌握的一项育儿技能。
一、选
如何选择适合0-3岁婴幼儿听讲的故事是家长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1、故事主题单一明确,情节简单有趣,且有重复环节。对于0-3岁的宝宝,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主动记忆能力差,因此我们在选择故事材料时尽量选择单一明确的故事主题,幼儿一听就懂,且能从中有所受益。比如《拔萝卜》这个故事,主题单一明确,人多力量大;情节简单且有重复的细节,此时的宝宝是不厌其烦地愿意重复这相同的情节,并且通过反复的讲述,加强婴幼儿的无意记忆,也为他们的语言学习提供素材。
2、故事形象突出鲜明,语言生动浅显。由于婴幼儿的注意力维持时间较短,有趣的故事情节可以起到吸引幼儿注意的作用,吸引他们全神贯注地倾听故事。而鲜明突出的人物形象,又能使幼儿更易于分辨出谁好谁坏,孰是孰非,从而可以明白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生动浅显的语言,便于宝宝理解、记忆和模仿。《鹅大哥出门》故事讲述鹅大哥由于骄傲自大看不起别人最后落得个泥水满身的尴尬境地,让宝宝在笑声中明白了谦和待人的道理。
二、讲
选好了故事内容,接下来就是把这个故事形象生动地讲述出来,让宝宝愿意听喜欢听故事。有的家长担心一岁以内尤其是在孩子还不会发音的时候讲故事是否会有对牛弹琴的感觉?其实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在母体里吸收了充足的营养,再加上很多妈妈在怀孕期间非常重视胎教,所以,很多婴儿一出
婴幼儿故事讲述五字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