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议小学语文预习的方法人教版新课标
一、小学语文有效预习的必要性
(一)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生在有效预习课文之后,对于教师课上要讲的内容已经有了一个大致思路,而且有效预习的前提是经过了自己的思考,所以只需要与教师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和交流,看文章和课后习题的大意是否是自己所思考的答案,如果不一样,那么就应该及时找到错误的原因,并且纠正自己的思考误区。以这样的思路教学,教师就不用在课文阅读等初级阶段上下功夫,课堂上的进度和效率也就相应提高了。
(二)锻炼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语文学习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语言概括能力、写作能力等等,小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应该掌握生词,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思考课后习题,联系生活实际,这样的一系列心理和思考过程会让小学生逐渐养成爱思考、会分析的好习惯,久而久之,遇到阅读理解的问题,也就有了自己的一套思考方法了。
二、小学语文有效预习的具体方法
(一)预习的题目要具体
如何进行有效预习,是许多教师、学生都非常关心的话题。想要预习有效果,学生的预习一定要经过教师的指导。因为预习主要是针对课堂而展开的,预习的内容需要和课堂内容保持一致。所以,教师应该详细告诉预习的题目,比如预习的课文是哪一篇,预习的内容包括什么,课上需要准备些什么问题,课上的小组讨论的角色分工,预习需要达到什么目的……这些都是要教师给学生讲清楚,如果用“问题教学法”和小组讨论式进行教学,那么教师应该提前几天就安排好每个小组课后应该调查的问题,等到课堂上直接对于问题进行汇报和点拨,这样不仅节省时间,也能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进度。
(二)预习的形式要多样
预习不仅需要问题具体,形式也要多种多样,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学习自控能力较差,往往容易受新鲜事物所吸引,教师应该抓住他们这样的一个特点,不断变换预习的形式,使学生时刻都保持在兴奋状态,这样对接受新知识有益。传统的读课文抄词语显然已经让小学生想逃避学习,就是由于过分地无聊,如果老师要求学生把课文内容改编成一个小话剧,并且加上一些台词,要求脱稿上台表演,那么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喜欢表演的同学们会很兴奋,一些生词也会因为脱稿表演而背的滚瓜烂熟。
(三)预习的质量要检查
传统教学模式指导下的教师通常只是告诉学生预习该课文,但是往往在正式授课之后便不再提起,只是讲解自己要传授的新知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教授方法。教师布置了预习作业,但却不检查预习的质量好坏,那么,久而久之,学生们会不再预习课文,于是也失去了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极好的学习习惯,从另一个角度看,学生也会对教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议小学语文预习的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