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内容简介
一、绵阳
1、北川中学:北川中学在地震中两栋五层教学楼垮塌,有1000多师生不幸遇难,温家宝总理先后七次看望北川中学师生,在教室亲笔写下“多难兴邦”四个大字。新北川中学重建按照“朴素、安全、具有民族特色”的原则进行,由中国侨联向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胞、归侨侨眷发起援建。重建后的北川中学是北川县唯一的一所全员寄宿制完全中学,占地225亩,依山傍水、风景宜人,建筑面积72000平方米,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可容纳5200名学生学习主、寄宿,拥有千人会议室及初、高中两部分教学楼。
2、北川县心理卫生服务中心:该中心于2009年4月25日成立,是全国首个县级心理卫生服务的专门行政机关,负责整合心理援助资源,组织实施、分类指导全县干部、群众、特殊群体的心理援助工作。中心每年定期举行大型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建立了以学校、医院为核心,家庭为依托,社区为背景,政府为后盾,辐射所有人员的工作网络。面向全县人民,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和心理测试及结果分析,开展恢复性、预防性、发展性心理援助活动。
3、北川新县城:北川新县城是“5·12”特大地震灾后唯一异地新建的县城,于2011年2月1日开城,是“城建工程标志、抗震精神标志和文化遗产标志”。北川新县城建设始终坚持“科学重建、务实重建、和谐重建、艰苦重建”的理念,紧紧围绕“质量、安全、造价、进度”四个关键环节,确保又好又快地推进。在城市管理中,积极探索网格化管理模式,构建“大城管”工作格局,提高全民参与管理意识。2010年12月18日、23日,入住新县城居民首批分房摇号工作成功举行。共
7397户(3504户老县城建成区居民、3893户新县城拆迁安置群众)居民通过摇号分得新房,%。目前,乔迁群众正陆续有序入住新家,第二批安置房分配和政策研究即将启动。
4、安县秀水中心卫生院:“”地震极重受灾地区之一,是安县境内规模最大,服务人口最多的乡镇中心卫生院,年门诊量16万人次,年住院病人2963人。秀水中心卫生院是安县卫生重建唯一的社会全额捐建项目。由台湾法鼓山慈善基金会援助1600万元人民币修建门诊综合楼和附属设备用房,实行交钥匙工程。香港红十字会援助1160万元人民币修建公共卫生综合楼、住院大楼、老年康复楼。重建工程建筑面积11527㎡;规划床位99张;规划总投资2760万元。台湾法鼓山慈善基金会援建工程2009年7月1日破土动工,香港红十字会援建项目于2009年9月22日动工修建,秀水中心卫生院是交钥匙工程,整个设计、规划建设、质量监理、材料购置全部由援建方派人进行全程监督。秀水中心卫生院于2010年6月3日正式投入使用。
5、吉娜羌寨:地处北川羌族自治擂鼓镇猫儿石村,“5·12”特大地震造成全村93%的房屋倒塌,大量羌族传统建筑遭到破坏。羌寨严格遵守“科学重建,求实重建,安全重建,快速重建,发展重建”和“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援助”原则进行重建,将灾后恢复重建与保护羌族传统文化、发展特色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探讨出一条失地农民适当集中、政府规划、村民自建的重建路子。在资金筹集上,通过国家补一点、自己筹一点、银行贷一点,有效避免工程资金链的断裂,保证了重建的顺利进行。
6、北川再生育采访对象王琪:女, 31岁,无业,现居住于北川新县城禹龙小区。丈夫
采访内容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