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文学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发端于19世纪中后期产生于法国的象征主义运动,随后从欧陆腹地向外扩散,对整个欧洲、北美乃至东方各国发生影响,形成世界范围内的文学潮流或运动。这种文学不主张有作品去再现生活,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主题往往是绝望的.
主要文学流派:
后期象征主义
表现主义
未来主义
超现实主义
意识流
象征主义
1、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它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象征主义流行于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后期象征主义应运而生,本世纪20年代,后期象征主义达到高潮。
2、代表作家:法国瓦雷里、奥地利里尔克、美国庞德、爱尔兰叶芝和英国T·S·艾略特。
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1、英国T·S·艾略特:《荒原》(1922)
2、法国诗人瓦雷里:《海滨墓园》(1926),思索人生的意义,礼赞永不停息的宇宙运动,抒发超越死亡意识后的欢欣。哲理的沉思与新奇、富有象征性的意象水乳交融,音韵和谐优美,意境深远。
3、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叶芝:《驶向拜占庭》,叶芝由于“表达了整个民族精神”而获得了192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意象派(象征主义的一个变种):
1、意象派诗歌的特点:清晰、精确、浓缩、具体,不宣泄感情,不宣讲道理。重在表现诗人的直观形象,但作者的直观感受并不直接表露,而是通过意象来暗示。
2、代表人:美国的庞德,《地铁车站》(典型的意象诗)
隐逸派(象征主义派生出来的另一个诗歌流派):
创始人:翁加雷蒂
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20世纪初至30年代流行于欧美文学地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流派。起源于德国,它首先从绘画开始,随后波及文学。
奥地利的卡夫卡:表现主义小说的代表。《城堡》(1915)、《变形记》(1915)
后现代主义文学
后现代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出现的一种文艺思潮,从20世纪50年代末一直持续到80、90年代。它首先从建筑的领域发生,随即进入文学和艺术的其它范畴并与时推移,不断扩展到社会和文化的广大空间中。它是西方后工业化社会的产物,对现代主义既有继承,又有反拨。
主要文学流派: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
新小说派:
1、形成于本世纪50年代的法国,后成为二战后法国和西方最重要的小说流派之一。又称反小说派或拒绝派。
1、法国萨洛特:第一个写新小说
2、法国西蒙:“新小说派之父”,《风》(198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佛兰德公路》
3、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夏夜的十点半钟》“爱之于我,不是一蔬一饭。肌肤之亲,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颓败生活里的英雄梦想”
二十世纪文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