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工学院
《DSP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报告
选题名称: µC/OS-Ⅱ移植实验
系(院): 计算机工程学院
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
班级: 计算机1073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学年学期: 2009 ~ 2010 学年第 2 学期
2010 年 6 月 12 日
设计任务书
课题
名称
Ucos-的移植实验
设计
目的
了解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
了解汇编相关知识
学习并了解µC/OS-Ⅱ在DPS处理器上的移植过程
由CCS软件将µC/OS-Ⅱ操作系统移植到DPS试验箱上并实现部分功能
实验
环境
2000以上操作系统;
2. CCS环境;
任务
要求
利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课题相关资料,深入理解课题含义及设计要求,注意材料收集与整理;
在第14周末之前完成预设计,并请指导教师审查。通过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按指导书要求设计软件,实现设计的功能,并显示正确的结果;
要求形成稳定的程序软件,可以运行,方可申请参加答辩;
工作进度计划
序号
起止日期
工作内容
1
~
在预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查阅资料,完成硬件电路设计和焊接。
2
~
编写软件代码, 调试与完善。
3
~
测试程序,优化代码,增强功能,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4
~
提交软件代码、硬件电路成果和设计报告,参加答辩。
指导教师(签章):
年月日
摘要:
这次实验是将µC/OS-Ⅱ移植到DSP处理器上。µC/OS-Ⅱ系统其主要特点有公开源代码,代码结构清晰、明了,注释详尽,组织有条理,可移植性好,可裁剪,可固化。内核属于抢占式,最多可以管理60个任务。所谓移植,就是使一个实时内核能在某个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上运行。为了方便移植,大部分的µC/OS-Ⅱ代码是用 C 语言写的;但仍需要用 C 和汇编语言写一些与处理器相关的代码,这是因为µC/OS-Ⅱ在读写处理器寄存器时只能通过汇编语言来实现。由于µC/OS-Ⅱ在设计时就已经充分考虑了可移植性,所以µC/OS-Ⅱ的移植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的。而我们的工作就是把在一直过程中遇到的程序和问题都了解并试着处理以实现实验目的。
关键词:µC/OS-Ⅱ操作系统;S软件应用;汇编应用
目 录
-Ⅱ操作系统与DSP芯片简介 1
µC/OS-Ⅱ简介 1
µC/OS-Ⅱ工作原理 1
DSP芯片简介 2
2
3 OS- 4
4
DSP相关宏定义 4
4
4 OS- 4
OS- 5
6
5. OS-CPU-ASM的移植 6
OSStartHighRdy() 7
OSCtxSw() 7
OSIntCtxSw() 7
OSTickISR() 8
6 程序调试结果和分析 8
总结 9
参考文献 10
1.µC/OS-Ⅱ操作系统与DSP芯片简介
µC/OS-Ⅱ简介
u C / O S 是一种公开源代码、结构小巧、具有可剥夺实时内核的实时操作系统,商业应用需要付费。
μC/OS-II 是专门为计算机的嵌入式应用设计的, 绝大部分代码是用C语言编写的。CPU 硬件相关部分是用汇编语言编写的、总量约200行的汇编语言部分被压缩到最低限度,为的是便于移植到任何一种其它的CPU 上。用户只要有标准的ANSI 的C交叉编译器,有汇编器、连接器等软件工具,就可以将μC/OS-II嵌人到开发的产品中。μC/OS-II 具有执行效率高、占用空间小、实时性能优良和可扩展性强等特点, 最小内核可编译至 2KB 。μC/OS-II 已经移植到了几乎所有知名的CPU 上。
µC/OS-Ⅱ工作原理
uC/OS-II是一种基于优先级的可抢先的硬实时内核。
要实现多任务机制,那么目标CPU必须具备一种在运行期更改PC的途径,否则无法做到切换。不幸的使,直接设置PC指针,目前还没有哪个CPU支持这样的指令。但是一般CPU都允许通过类似JMP,CALL这样的指令来间接的修改PC。我们的多任务机制的实现也正是基于这个出发点。事实上,我们使用CALL指令或者软中断指令来修改PC,主要是软中断。但在一些CPU上,并不存在软中断这样的概念,所以,我们在那些CPU上,使用几条PUSH指令
《DSP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报告-μCOS-Ⅱ移植实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