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
手足口病的概念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四季均可发病,以春夏季节多见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
-口传播
,毛巾,玩具,食具,床上用品,内衣等
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
四季均可发病,多见于4~9月
分布极广泛,无严格地区性
常呈爆发流行后散在发生,流行期间,托幼机构易发生集体感染.
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传播快,流行强度大,在短期内既可造成大流行.
手足口病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2~7天,无明显前驱症状
主要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和/或手足口疱疹
□口腔黏膜:小疱疹,常分布于舌,,牙龈及咽部等,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
□斑丘疹:手足部多见,皮疹主要分布于手脚掌,指间, 偶见于躯干, 大腿, 臀部,,~,2~3日自行吸收,不留痂可伴有咳嗽,流涕, 食欲不振, 恶心, 呕吐,头痛等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
一般病例预后良好,多在一周治愈.
手足口病具有特征
病毒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疱疹或斑丘疹.
四不像: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四不特征:皮疹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巴
小儿手足口病的临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