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道路通行能力
本章讲述各类道路设施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
第一节概述
一、通行能力的概念与分类
1、通行能力的概念
在一定的道路、交通、环境条件下,道路的某一断面或交叉口
在单位时间内能通过的最大交通实体数。单位是:辆/h或人/h。
通行能力是度量道路疏导车辆或人流能力的物理量,是道路本
身的一种性能。本章所讲述的通行能力主要是针对车辆而言的。
2、通行能力的分类
按影响因素分:考虑道路、交通条件和度量标准
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
按设施类型分:
信号交叉口
交叉口通行能力无信号交叉口
环型交叉口
立体交叉口
城市道路通行能力路段通行能力
公交线路通行能力
自行车道通行能力
人行道通行能力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
高速公路交织区段通行能力
公路通行能力高速公路互通了立体交叉匝道的通行能力
双车道公路路段通行能力
多车道公路路段通行能力
道路通行能力计算的基本思路是:先确定基本通行能力,对其进行修正得到可能通行能力,再考虑服务水平要求,可能通行能力乘以服务水平修正系数得到设计通行能力。
个别设施,如环形交叉口,由经验公式直接求得可能通行能力,再考虑服务水平修正得设计通行能力。
二、服务水平
1、概念
指(乘客、驾驶员)在使用道路时所感受到的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亦即道路在某种交通条件下所提供的运行服务的质量水平。它也描述交通流的运行状况。
2、服务水平分级
美国:分A、B、C、D、E、F六级
我国:分一、二、三、四级
每级服务水平有其服务质量的范围,每级服务水平最差时的服务交通量称为该级服务水平的最大服务交通量(即该级服务水平的通行能力)。
3、服务水平的衡量(评价)指标
一般常用的有:交通量(流率)、平均行程车速、密度、平均延误、延误百分率、V/C比(饱和度)。
4、设计服务水平
美国:高速公路:二级特殊情况下:交织区、匝道(包括匝
道连接处)采用三级。
多车道公路路段:平原微丘区:二级;山岭重丘区、近
郊:三级
其他公路路段:三级
三、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的作用(主要用于运行分析)
道路的规划、设计,交通管理措施的制定或改善。
第二节城市道路通行能力
分信号交叉口、无信号交叉口、环型交叉口、立体交叉口、城市路段、自行车道通行能力。
一、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
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为各进口道通行能力之和。
进口道通行能力为该进口道各车道组通行能力之和。
“车道组”指在同一进口道上的具有相同功能的一条或多条车道。
车道组的通行能力为:
Ci=Si×(gi/C)
式中:Ci—第i个车道组的通行能力(辆/小时);
Si—第i个车道组的饱和流率(辆/绿灯小时),又称绿灯小时通行能力;
gi—分配给第i个车道组的绿灯时间(s);
C —交叉口的信号周期(s)。
2、常规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1> 沃尔卓普(Wardrop)公式
式中:C—交织段的设计通行能力
(辆/h)(Pcu/h)
l—交织段长度(m)
w—交织段宽度(m)
e—环形入口平均宽度(m)
e=(e1+e2)/2
e1—入口引道宽度(m)、
e2—环道突出部分宽度(m)
P—交织段内进行交织的车辆
与全部车辆之比(%)
<2> 英国环境部暂行公式
适用条件:实行左侧优先规则的环形交叉口
式中:C—交织段可能通行能力(Pcu/h)。
设计通行能力=C×
3、小型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式中:C—环形交叉口的可能通行能
力(Pcu/h),
设计通行能力=C×;
∑W—所有进口道宽度之和(m);
A—进口道拓宽面积(m2),图中
阴影面积;
K—系数;三路交叉:70,四路交
叉:50,五路交叉:45。
道路通行能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